7月8日下午,2025年第八屆靜安區“臺灣青年法律人才實踐基地”項目啟航儀式在上海君倫律師事務所舉行。市臺辦副主任、一級巡視員王立新、靜安區委常委顧定鋆等,與項目組7家律所負責人、帶教律師以及臺灣學員、華東政法大學志愿者學生一起參加了項目啟航儀式。
為了更好地幫助兩岸青年互學互鑒創造良好條件,為臺灣青年在大陸學習、就業、創業、生活提供更多便利,加強兩岸法學青年的互動交流,靜安區首創了“臺灣青年法律人才實踐基地”項目。舉辦七屆以來,吸引了島內臺灣大學等13所高校102位學員來滬實習。
2025年第八屆“臺灣青年法律人才實踐基地”以“AI、出海、未來”為目標,臺灣學員通過滬臺兩地視訊面試入選,并選取了7家律所參與實踐。實踐目標上,一是聚焦AI賦能,解鎖法律科技新場景。緊扣法律與AI融合趨勢,開設AI法律應用課程,組織學員實操智能合同審查、法律大數據檢索等工具,同步引入靜安律師法律科技周成果,讓學員深度理解AI如何重塑法律實務流程,提升智能時代法律工作效率。二是探索出海實務,構建跨境法律生態圈。針對企業“出海”需求,設計國際商事仲裁、跨境投資合規等實戰模塊,聯合涉外律所開展合作,全力賦能企業“出海”,為服務兩岸企業全球化布局儲備實務能力。三是前瞻職業發展未來,打造人才成長加速器。延續“合伙人導師制”,新增法律科技企業、跨境服務機構作為實踐平臺,為學員提供“AI+法律+跨境”復合背景加持,同時拓展低空經濟、ESG等新興法律服務領域,讓未來是“藍海”。
顧定鋆表示:第八屆“臺青基地”緊跟時代步伐,錨定“AI出海”的新興領域,聚焦人工智能、跨境數據合規等前沿法律議題,助力法律青年把握行業發展趨勢,提升專業素養,為兩岸法律行業在新興領域的發展注入活力,推動青年才俊在兩岸法律事務中發揮更大作用。臺灣法律青年們朝氣蓬勃、充滿智慧,是兩岸法律事業發展的未來和希望。“臺青基地”既是一次寶貴的學習機會,更是一段充滿挑戰與收獲的成長之旅。希望新一屆學員們珍惜在靜安的實踐時光,主動融入,積極與大陸同行交流學習,充分發揮自身專業優勢;在參與實踐項目、處理法律事務的過程中,不斷拓寬視野、提升能力,為兩岸法律領域的交流合作貢獻智慧和力量。
看看新聞記者: 沈倩
編輯: 沈倩
責編: 徐笑燕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