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條關于靜安商場暖心服務的視頻在社交平臺走紅,視頻中一位網友分享了自己逛商場的親身經歷。前幾天,這位網友和妻子到靜安嘉里中心逛街,妻子突然遇到月經,本來準備前往附近超市購買衛生巾的他,收到妻子的提醒:衛生間門后的標識顯示可以到服務臺領取衛生巾。“商場居然可以領衛生巾?”于是,帶著疑惑的他便來到商場服務臺。
“你好,我老婆突然來月經了。”據該網友描述,來到服務臺,他只說了這么一句話,服務臺的工作人員馬上就站起身,給了他一個黃色信封,里面裝了一片衛生巾。
他還補充道,從衛生間附近前往服務臺領取衛生巾再到返回衛生間,整個過程未超過4分鐘,這對他來說是超乎想象的體驗,因為原本需要去找超市、找便利店購買,最起碼需要15分鐘。
“哪怕我是一個男的,那一小片的衛生巾,給我的感受也是非常非常好的,在公共場合感受到了很強烈的人文關懷。”
這條視頻發出后,全國各地網友紛紛點贊,截止到7月7日,視頻已獲得超過11萬贊。從視頻評論區可以看出,這條視頻讓不少有過類似經歷的人感受到了商場的溫度。
“雖然現在很多便利店都能買到衛生巾,但免費提供確實體現了對女性的尊重和關懷。”有網友表示。
還有人評論稱:“種草了靜安嘉里中心”“給足了安全感”“建議所有商場早日普及”……小小一片衛生巾,在大家眼里,不僅是細致入微的暖心服務,背后更是城市文明進步的體現。
5年前就有女性用品服務
其他暖心服務多達20余項
記者實地探訪發現,商場服務臺滾動播放的服務標語就包括女性用品,而且所有女廁所內均有衛生巾領取的提醒標識:
“特殊日子如需幫助,請至北區商場B1/L1客服臺取用或致電6025XXXX。”
也就是說,在靜安嘉里中心內遇到突發狀況的女性顧客,不僅到服務臺免費領取應急衛生巾,也可以在衛生間內撥打電話。每個隔間右下角標有所在隔間的編號,消費者只需直接撥打電話、描述自己的位置編號,就有工作人員將所需用品精準送達。
上海靜安嘉里中心物業總監夏繼禹告訴記者,其實這項服務已經維持了好幾年,自2020年開始,發現客人有這個需要,就增設了這項服務。
“我們一直以客人的體驗作為服務的首要宗旨,對服務的追求沒有上限,希望給到客人如家一般的溫暖,哪怕是需要一個紐扣、一個針線包,我們前臺都能提供無微不至的服務體驗。”
記者了解到,除了女性用品服務外,靜安嘉里中心商場服務臺提供的服務多達20余項。不僅有常見的免洗消毒液、常備應急藥品的醫藥箱,還能看到包含針線包、棉簽、酒精消毒棉片等日常小物的暖心包,嬰兒車、輪椅、雨傘、充電寶租借,以及禮品包裝、失物招領、母嬰服務、簽字筆服務、復印服務、寄物柜等。
工作人員表示
根據顧客的需求變化,服務臺提供的服務清單也在不斷地更新、逐漸豐富。
圖:服務臺提供的暖心包服務
圖:雨傘租借服務、AED(自動體外除顫器)
母嬰室、殘疾人衛生間等
硬件設施也在不斷升級
值得一提的是,在為顧客提供精細化服務的同時,靜安嘉里中心的母嬰室、殘疾人衛生間等硬件設施也在不斷更新完善。
近期,商場就為全場8間母嬰室都增配了一次性尿不濕、隔尿墊、嬰兒護臀膏、防溢乳墊、嬰兒濕巾等應急母嬰用品,使得母嬰服務也增加至20余項。從常見的洗手臺、尿布臺、嬰兒座椅,到戴森凈化器、更衣臺、溫奶器、腳凳……各類母嬰用品一應俱全,打造私密、安全、舒適、便捷、溫馨的哺乳空間,為寶媽們“保駕護航”。
采訪時,記者遇到一位從浙江來上海旅游的年輕寶媽,剛使用過母嬰室出來,給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里面的物品蠻齊全的,連寶寶的潤膚乳都有,也很干凈整潔,體驗蠻好的。”
此外,近期,商場還在殘疾人衛生間門外安裝了感應提示燈。據介紹,只要客人在里面停留超過20分鐘,燈就會自動亮起,巡視的工作人員看到燈亮就會前來敲門了解情況,詢問客人是否需要幫助。商場方面透露,接下來計劃在商場的所有殘疾人衛生間和母嬰室門外都安裝提示燈,為顧客提供更多安全保障。
好的服務要看見“具體的人”
與這次衛生巾案例類似,此前也有許多網友自發推薦、點贊靜安嘉里中心的服務,去年6月,靜安融媒就報道過其免費寄存行李的案例。()這一次次案例證明,能精準捕捉用戶隱性需求的服務創新,往往更能贏得消費者的情感認同。
“小舉措”之所以引發“大反響”,是因為它們觸碰到了現代都市人的生活痛點——在快節奏的都市中,人們渴望被看見、被體諒。當商場服務臺的一片衛生巾能讓女性免于“尷尬”,當服務臺的輪椅借用服務能讓老人從容逛店,這些細節積累起的溫度,終將轉化為商業的持久生命力。
當商場開始關注女性生理期需求、在母嬰室備齊應急母嬰用品時,本質上是在重新定義“服務”的邊界——從單純的交易場所,轉向更具人文關懷的公共空間。隨著消費需求變化,商場正在從單純的購物場所向生活體驗空間轉型,消費體驗、服務創新逐漸成為線下商場的核心競爭力之一。
靜安嘉里中心這種關注消費者實際需求的服務創新,不僅體現了商業服務的人性化發展趨勢,提升了消費者體驗,更傳遞了社會對女性需求的關注與尊重,體現了商業空間向“有溫度的生活場所”轉型的趨勢。一座城市真正的現代化不僅需要高樓大廈,更需要這種潤物無聲的人文細節。
記者:黃小清
圖片:黃小清
視頻:任念葭
編輯:葉蘋
轉載請注明來自上海靜安官方微信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