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地時間7月4日,由中外文化和旅游交流中心、烏蘭巴托中國文化中心、中國文化傳媒集團聯合主辦,中傳文創投資有限公司承辦的“‘茶和天下· 雅集’:曲韻共生——2025中國‘非遺’海外行”活動在蒙古國烏蘭巴托正式啟動。這場以非遺為核心的文化盛宴,通過“茶、香、琴、曲”四大主題展演,向世界展示中華文明的深厚底蘊,推動中外人文交流互鑒。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更好推動中華文化走出去,以文載道、以文傳聲、以文化人。”此次活動正是對這一理念的生動實踐。中國古琴藝術(2003年入選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遺代表作名錄)與“中國傳統制茶技藝及其相關習俗”(2022年列入人類非遺代表作名錄)兩大非遺項目,成為連接中外文化的橋梁。主辦方表示,活動以沉浸式體驗為核心,讓海外觀眾在茶香、琴韻、香料與古曲中,感受中華文化“和而不同”的精神內核。
活動展區
現場演示
活動現場,紅茶、綠茶、青茶、黃茶、黑茶、白茶六大茶系依次亮相。從唐代煎茶到宋代點茶,茶道師通過“泡茶、分茶、品茶”的完整流程,展示中國茶“天人合一”的哲學思想。沉香、檀香、龍涎香、麝香四大名香構成的“嗅覺博物館”成為焦點。香道表演中,非遺傳承人現場演示焚香,讓觀眾在氤氳香氣中感受中國香文化“始于嗅覺,歸于精神”的獨特魅力。展覽中古琴以“活態傳承”的方式驚艷亮相。非遺傳承人撫弄《陽關三疊》《流水》等千古名曲,體現了中國音樂“樂以載道”的深層內涵。一位當地音樂學者感嘆:“古琴的音色仿佛穿越時空,讓我們聽到了東方文明的精神韻律。”
活動體驗區
活動現場設置了體驗區,海外觀眾可親手嘗試茶藝沖泡、焚香等,與中國非遺傳承人面對面交流。烏蘭巴托中國文化中心負責人表示:“非遺不僅是技藝,更是生活方式與哲學思想的載體。此次活動通過‘體驗式傳播’,讓海外觀眾從‘看見中國’到‘理解中國’,為文明對話搭建了‘零距離’平臺。”
中國駐蒙古國大使沈敏娟,中國駐蒙古國文化參贊兼烏蘭巴托中國文化中心主任李峙、蒙古國文化遺產中心主任恩赫巴特等出席活動,美、澳、法、德等國駐蒙古國使節,以及來自當地的文化藝術界人士、愛好者及新聞媒體嘉賓百余人參加活動。
中國駐蒙古國大使沈敏娟致辭
沈敏娟在致辭中表示,我們以茶為媒、以琴會友、以香聚首,是對全球文明倡議的生動實踐,為兩國文化遺產保護合作提供了新契機,為兩國人文交流注入了新動能,為中蒙全面戰略伙伴關系賦予了新意涵。
蒙古國文化遺產中心主任恩赫巴特致辭
恩赫巴特表示,蒙中山水相連、文化相通,人文交流有廣泛基礎,且每年都取得新的進展。希望蒙中通過聯合申遺、文化交流等加深相互了解。
活動后續,還舉辦了多場體驗活動。此次非遺海外行,不僅是一次文化展示,更是一次文明對話的探索。當茶香與琴韻跨越國界,中國非遺正以“潤物無聲”的方式,向世界傳遞著“和而不同”的東方智慧,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注入深厚的文化動力。
責編:勾曉慶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