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信息港訊 記者勞學麗鋦瓷,是一項古老而精妙的非遺技藝,在華夏歷史長河中長存千年,它通過鋦釘鋦補的創意手法,讓破碎之珍物變得熠熠生輝。7月10日下午,滇派鋦瓷工藝美術大師、云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鋦瓷技藝)代表性傳承人付忠華收徒儀式在2025中國昆明國際石博覽會暨云南國際珠寶玉石展現場舉行。
“我認為拜師不僅僅是一場儀式,還是一份責任;不僅僅是技藝的傳承,更是一種精神的延續。”今年65歲的張紅云是此次付忠華新收的6名徒弟之一,她在去年有了想學鋦瓷手藝的想法后,經朋友介紹認識了云南鋦瓷工藝大師付忠華。“付老師有兩句話打動了我,第一句是'鋦瓷不是簡單的修復,而是要進行二次創作,給它第二次生命。'第二句是'不要局限于鋦壺修茶具,事實上萬物皆可鋦。'這讓我升起了使命感,也重新認識了這門技術。”讓張紅云決定拜付忠華為師的原因,除了其高超的技藝,更因為他對鋦瓷的態度。
付忠華介紹,隨著6名新徒弟的加入,他的徒弟數量即將達到50人,傳承隊伍的壯大不僅是個人傳承工作的新突破,更是鋦瓷技藝傳承發展的新契機。付忠華表示,從最初對這門古老技藝的好奇,到如今將其視為一生的事業,其中滿是熱愛與堅持。多年的鉆研實踐,他提出“萬物皆可鋦”的創新理念,首創“玉鋦”技法,也讓鋦瓷文創產品走進現代生活。而這一路走來,最讓他欣慰的,是看到越來越多的人對鋦瓷技藝感興趣,愿意投身到這份傳承事業中。
對于每一位徒弟,付忠華表示他會毫無保留地把技藝和經驗傳授給他們。但也希望徒弟們能明白,學習鋦瓷,不僅是學習一門手藝,更是傳承一種文化,一份匠心。期望他們能以德為先、勤奮鉆研,以傳承的責任感在未來的日子里,積極傳播鋦瓷文化,讓更多的人了解鋦瓷、喜歡鋦瓷,為這門古老技藝的傳承貢獻自己的力量。據介紹,付忠華所帶的徒弟中已有4人成為區級非遺傳承人、1人被評為云南省工藝美術大師、7人被評為云南省民間工藝大師。
付忠華的祖輩均是鋦瓷手藝人,在耳濡目染中,自幼他就對鋦瓷技藝萌生了濃厚的興趣。作為云南人的付忠華在傳承技藝的同時,一直致力于打造具有云南特色的鋦瓷技藝。他將高品質的玉石(翡翠)作為鋦補裝飾材料,用于鋦補瓷器破損之處,開創了一種極具裝飾效果的鋦瓷技藝——“玉鋦”。在瓷胎上結合翡翠、黃龍玉、南紅瑪瑙等精品玉石材料,運用玉石雕刻技藝精雕細刻。針對不同的瓷胎器型、色彩使用不同的材料進行鋦補和鑲嵌,注重整體的和諧搭配,把鋦瓷從實用的修補提升為一種瓷器裝飾新藝術。(文中圖片由2025中國昆明國際石博覽會暨云南國際珠寶玉石展主辦方提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