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歷六月十七,在傳統習俗中不是大節,卻是民間很看重的“家常關口”。自古以來,老百姓特別重視小暑后的每一天,素有“六月十七,防暑忙,不怕苦,不怕燙”之說。古人在華北叫它“小暑撲面”,江南人說這是“盛夏分水嶺”。不少老話都提及此日宜避暑納涼。
民間還有說法:“六月十七,黃牛歇鞭,熱頭一炷香。”意思是天氣到了最悶最酷的時候,連田埂上的老牛都帶點不情愿。宋代的詩人楊萬里在《夏日田園雜興》里寫道:“綠樹陰濃夏日長,樓臺倒影入池塘?!边@句詩,幾乎把六月十七的景致和人情寫活了。古人尚講究“順天時、慎起居”,把這一天當作盛夏調整節奏的小節點。
有趣的是,在一些南方地區,六月十七還是“曬伏姜”的日子。家家戶戶采黃姜、切片晾曬,準備儲存做冬菜,稱為“曬姜入冬”。廣東甚至管這天叫“養脾日”,專門做粥、蒸糕給孩子老人換換口味,生怕暑氣太躁,傷了胃口。
不為“大事”張揚,只在細微處用心,中國人的生活美學,表現在六月十七這一天的小忙與小閑里。大概是因為暑氣太重,大家愈發珍惜“一屋人和、半日清閑”,哪怕只是院子里的綠豆湯,也自有一番詩意和意義。
三道順應時節的“防暑菜”:清淡入胃,一夏無憂
說起防暑,老一代總覺得要靠嘴巴“降火”。餐桌上最當季的食物,就是家里的藥方和心頭好。六月十七,哪些飯菜最入鄉隨俗,最能舒緩盛夏的躁意?說幾樣實在的。
綠豆百合粥
“綠豆湯、百合粥,解渴解暑又解愁?!边@是老家的順口溜。六月的綠豆最飽滿,百合則潤燥,兩樣合起來涼意清新。不僅是家家必備的防暑美食,也是長輩心頭的牽掛。
做法很家常:綠豆、糯米、干百合各取適量,浸泡后加水一鍋煮開,小火慢煮,豆開花就行。想吃甜的,可以略加冰糖。粥稠糯盈香,下肚就是透心的舒坦。
寓意是“清涼和氣,靜心安神”。大人小孩都愛,一碗下去連脾氣都消散了些。
井水冬瓜湯
“六月十七,冬瓜入市”。這天不少人家都買新冬瓜回家,用老井水煮冬瓜湯,既祈盼清涼,也講究時令。
做法極簡:冬瓜切薄片,連皮帶瓤下鍋,加井水(現在多用涼開水),咕嘟一煮,再撒點碎蝦皮和蔥花。湯色碧透,入口微甜,湯底像是存了一口云氣。
在老話里,冬瓜象征“清清爽爽、四季安穩”,而用井水煮湯,是取其“井中有福,平安吉祥”。
三色涼拌絲
熱極了,不想開火?那就拌碟“三色絲”:黃瓜、胡蘿卜、木耳,切絲攪拌,淋香醋、麻油、少量鹽和蒜泥。
這盤菜清脆爽口,是夏天院子里長輩們邊嘮嗑邊拌出來的“救命菜”。顏色鮮亮,意味著好心情、好運道、自有新氣象。
簡單的防暑宜忌:3件事千萬別偷懶
老話說,“六月十七,別只顧圖涼快,三件事要認真。”這話透著中國人做事的根性:防暑不能只靠電扇和冰棍,家里的小規矩也不能省。
一,午時避烈日
中午到下午三點這一段,太陽毒辣,老人從不讓孩子外出野跑?!傲胰债旑^,易傷身”,哪怕屋里再熱,也勸著小孩靜些——納涼、看書、午睡,都是順天應時的養人法。
二,飯菜清淡為主
“夏天嘴清,秋天身輕?!崩弦惠呏v究這幾天飯菜都要輕淡素凈,油膩煎炸的暫且先收起來。這樣才能防止暑氣攻心,也能讓腸胃有歇息的機會。比如豆腐拌青瓜、素炒茄子,做法簡單,卻讓人越吃越覺得涼快。
三,早晚通風保持涼意
傍晚日落和天微亮前,開窗換氣,是很多北方老房子的智慧?!疤齑鬅幔铒L”,不止是身體需要通透,人的心氣也要“換換新”。家里空氣流通了,心情也活絡了。
這些做法,講的大都是為家人想著,哪怕忙,也在細處保留著脈脈溫情。小時候我總煩家里人“多管閑事”,長大才懂得,正是這些點滴,把炙熱的日子過出了溫度。
六月十七的禁忌:兩個“不做”,智慧藏其中
一,不宜飲冰飲料
老理講究“冷飲只解一時熱,莫累全家心”。哪怕市面上冰可樂、冰奶茶再多,家里祖母也只準喝綠豆湯、涼白開。為的是讓消暑不傷身,守著一種慢慢來的安心。
二,不宜熬夜貪涼
夏天夜長月色好,貪玩熬夜常有。但老話說“早睡百福歸,貪夜一身倦”。屋里長輩總叮嚀,天黑早息,不僅防暑氣入體,更積聚了濃濃的福氣。
背后的道理其實很簡單——小暑盛夏,身體已經辛苦,守好作息,就是給自己攢好運。日子從不因熱而變脾氣,反而,是在這么點點滴滴的節制里,過得更安穩。
在中國人的時令觀念里,沒有哪一天是白白度過的。六月十七也好,任何一個小日子也罷,怕的不是熱,而是不懂得惜福。飲一碗綠豆粥,吃一點冬瓜菜,守住靜心的本分;多通風少埋怨,多關心少嫉妒——其實就是家里老老少少共同守護的一團和氣。
“烈暑不躁心,熱風不亂家?!币苍S正是這種細小的克己,才讓中國人的生活如耐煮的綠豆,慢火出香、甘苦自知。
收筆的時候,外頭還是熱浪滾滾,我不由得想起一句老話:“人在屋檐下,涼是心生的?!钡高@份心靜如水的守護,也能一直流傳下去。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