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緊盯中國動向?"伊朗買紅旗-9"剛傳開就被我方打臉,中東這盤棋到底怎么下
四月底一個未經證實的傳言攪動中東:阿聯酋媒體人艾哈邁德聲稱伊朗用石油換了中國紅旗-9防空系統,這條消息在推特上瘋傳十二小時就被中國駐以使館"三句話精準反殺"——"消息不實、反對擴散、管控軍貿"。
這事透出兩重信號:中東各方都在緊盯中國立場,但某些勢力借中國軍售搞輿論戰的老套路該收手了。
事情得從四月底那條炸鍋的推特說起。
阿聯酋媒體人艾哈邁德突然爆料,說有七個阿拉伯國家官員確認"中國給伊朗運了八個營的紅旗-9,每套系統抵價五十萬桶原油"。
關鍵點有三:武器清單明確到具體型號,付款方式用國際禁運的石油結算,交貨時間卡在伊以停火三天后。
內塔尼亞胡辦公室半小時就轉發了該消息,美國智庫CSIS當天連發三條分析,硬說發現中國貨機繞過巴基斯坦領空直飛伊朗。
最魔幻的是,有人翻出十年前的港口裝卸單,聲稱認出"寫著中文LOGO的防空導彈箱"——實際上那張照片拍攝的是2014年運往阿爾及利亞的民用設備。
這次套路和四月上旬那波謠言一模一樣。
當時有以色列記者編造"發現中國伊爾-76運輸機從新疆飛德黑蘭",還在地圖上標出條避開所有北約監測站的"幽靈航線"。
結果網友扒出該飛機注冊號屬于哈薩克斯坦貨運公司,三周前剛運送過奶粉到馬來西亞。
更夸張的是三月份所謂"殲-10CE進駐伊斯法罕空軍基地"的視頻,經衛星照片比對,畫面里停著的其實是伊朗仿制的美制F-5戰斗機。
中國駐以色列大使館這次的回應堪稱教科書:不廢話不回避,三句話講透軍售立場。
頭一句"報道不實"直接掀桌子,第二句"反對擴散"亮明安理會五常責任,第三句"管控出口"堵死所有想象空間。
要特別注意,這是三個月內第三次官方澄清對伊軍售傳言,但每次回應都在加碼:第一次說"不做戰爭催化劑",第二次強調"兩用物資嚴審",這次直接甩出"不向交戰國供貨"的明確規則。
相當于給中東軍火交易劃出紅線:停戰是軍購前提,和談才有生意做。
現在看明白各方的算計了。
伊朗想借采購傳聞試探中國態度,以色列試圖把中國拖進輿論戰泥潭,美國想渲染"中俄軍事聯盟"。
但中國立場始終沒變:四月份沙特防長來華簽約無人機訂單,五月份阿聯酋買走整套激光反無人機系統,六月份卡塔爾接收首批肩扛式導彈——所有軍售全在聯合國軍控框架下運作,交易對象都是主權明確、未處交戰狀態的主權國家。
北京這招妙在既賺了外匯,又避免了中東選邊站,還順勢推進人民幣結算。
伊朗現在真想要中國裝備,與其在輿論場放風,不如盡快推動停火談判——根據中國海關數據,過去三個月雙邊貿易額增長27%,但軍用物資欄仍是空白。
戰爭機器吞噬和平曙光時,總會有人想借武器交易攪動渾水。
但把中國當成軍火投機商的人該醒醒了,巴以沖突爆發后中國運往中東的十七架次貨機里,十五架次裝著醫藥和發電機。
下次再看見"紅旗導彈換石油"的謠言,不妨問造謠者三個問題:中國軍工出口全球第四需要走灰色渠道嗎?真有軍售還能讓衛星拍不到?當五大常任理事國的出口報關系統是擺設?當和平成為奢侈品時,拒絕遞刀子的才是真朋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