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3個月前,中美關稅戰雙方你一拳我一腳,互不相讓。
可到了5、6月份卻形勢急轉,中美經倫敦談判,雙方宣布達成協議框架。現在人還沒到,三份大禮就已經到了北京。
對此,外交學院院長王帆稱:這不是恩賜也不是讓步,是我們斗爭來的!
作者-水
稀土這張底牌
稀土一出手,美國就傻眼。說起這事兒,還得從今年4月說起。
中國掌握全球90%的稀土磁體生產,這個數字可不是開玩笑的。當美國想通過技術封鎖"卡脖子"時,中國直接打出了稀土牌。
出口量說砍就砍,4月對美暴跌近60%。這一刀下去,美國那邊立馬就慌了神。
汽車廠首當其沖受到沖擊。沒有稀土元素,電動汽車的永磁電機就造不出來。特斯拉、通用、福特的生產線開始出現減產警報。
軍工企業更是坐不住了。F-35戰斗機、阿帕奇直升機上的精密制導系統,哪個都離不開稀土材料。洛克希德·馬丁、雷神這些軍工巨頭接連向五角大樓告急。有內部人士透露,部分軍工項目已經開始延期。
航空航天領域同樣遭殃。波音公司的發動機制造商普惠和通用電氣都收到了原材料短缺的紅色警報。華盛頓終于明白過來,原來被"卡脖子"的滋味是這樣的。本想通過技術封鎖讓中國就范,結果自己先扛不住了。
更要命的是,稀土這東西不是說換就能換的。開采需要時間,提煉需要技術,產業鏈需要重建。美國商務部的一份內部報告顯示,即使現在開始全力替代中國稀土,至少也需要3-5年時間。
而這3-5年里,美國的高科技產業和軍工體系怎么辦?總不能停擺等著吧。壓力這么大,不調整政策都不行。特朗普團隊終于意識到,這場較量的主動權,似乎不在自己手里。
三份大禮包
大飛機發動機、芯片設計軟件、乙烷出口,一個都不少。這三份禮,分量可不輕。
先說大飛機發動機。之前美國為了遏制中國商用航空發展,把發動機卡得死死的。
可現在呢?咱們自己研發的長江1000發動機馬上就要安裝測試了。美國一看這招不管用,只能乖乖解禁。
訪華前夕送禮,這時間點卡得真準。表面上是示好,實際想法可能是想拖住中國自主研發的腳步。
接著是芯片設計軟件。德國西門子、還有兩家美國高科技公司,突然就收到了解禁通知書。
要知道,芯片設計軟件可是芯片研發的"大腦",之前美國的斷供讓中國數十個芯片項目停擺。
可是吧,華為等6家企業聯合攻堅的EDA 2.0版本即將上線,國產EDA軟件市占率已經突破40%。
美國這是怕咱們在芯片領域實現自主化,以后就不吃他們那套了。技術封鎖搞不成,市場份額還得保住。最后是乙烷出口。這個看起來不起眼,背后卻隱藏著一場"化工原料"的較量。
中國之前確實很依賴美國的乙烷市場,2024年進口的553萬噸乙烷,98%都是從美國進口。
美國本想以此要挾中國,搞禁運逼迫中方投降。結果咱們一邊抓緊時間自己生產,一邊積極尋找其他賣家。
加拿大、澳大利亞、挪威的供應商紛紛表示愿意填補空缺。沒多長時間就把這問題給解決了。
說到底還是利益賬算得精,美國現在又允許賣乙烷給咱們,估計也是看這招不管用,只能主動松口了。
可是吧,為什么偏偏選在這個時候松口?
內外壓力逼得沒辦法
農民抗議,工廠停產。這就是現在美國國內的真實寫照。農業出口縮水40%,制造業成本漲35%,老百姓的日子是真不好過。
愛荷華州的玉米農場主約翰遜告訴記者,他家的玉米往年90%都賣給中國,現在訂單幾乎為零。德克薩斯州的牛肉加工廠更慘,原本供應中國市場的產能直接被腰斬。工人大批失業,工廠面臨倒閉。
制造業也不好受。鋼鐵、鋁材、化工原料的價格飛漲,生產成本節節攀升。底特律的汽車制造商抱怨,零部件成本比疫情前高出了30%以上。不少中小企業已經開始裁員過冬。
洛杉磯、芝加哥爆發的千人抗議,就是民怨的集中爆發。超市里食用油價格較2024年上漲28%,普通家庭的生活壓力可想而知。
國際壓力同樣不小,金磚國家抱團,去美元化加速。這讓華爾街的金融巨頭們坐立不安。
巴西、印度、南非紛紛宣布在雙邊貿易中使用本幣結算,中國財長藍佛安在里約熱內盧財長會議上的發言,更是被視作加速去美元化的行動信號。
美元霸權對美國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這次的聯合聲明就是在美元霸權身上狠狠砍了一刀。盟友也開始"劃水"。歐盟對美國的單邊制裁表示不滿,日本、韓國在一些問題上也不再唯美國馬首是瞻。
選舉壓力更是讓特朗普如坐針氈。大選在即,總得拿點成果出來給選民看。53%的民眾要求撤銷貿易壁壘,這民意壓力確實山大。如果經濟繼續惡化,連任就別想了。
想斗又不敢斗到底,只能選擇"邊退邊談"的策略。多重壓力一起上,不低頭都不行。這就是特朗普急著送大禮的真實原因。不是心軟了,而是扛不住了。
較量新格局
長江1000發動機該測試還測試,自主路線不動搖。你解禁歸解禁,我發展有我的節奏,這就是中國的戰略定力,不會因為美國的一點小恩小惠就改變既定方針。
中國商飛的工程師表示,無論美國是否解禁,國產發動機項目都不會停下腳步。技術自主才是長久之計。
華為在芯片設計軟件領域的突破,更是讓美國看到了中國的技術潛力。從被動挨打到主動出擊,角色轉換完成了。
稀土產業的布局也在加速完善,內蒙古、江西、福建的稀土企業正在整合資源,形成更強的產業集群效應。
美國那邊就比較尷尬了,進退兩難,騎虎難下。硬碰硬碰不過,軟下來又丟面子。
白宮內部也是分歧嚴重,鷹派要求繼續施壓,鴿派主張緩和關系。華爾街的金融大佬們更是急得跳腳,中美關系惡化直接影響他們的投資收益,紛紛給白宮施壓要求改善關系。
從GDP總量到科技創新,從制造業規模到市場潛力,中國的綜合實力已經不容小覷。這場較量還在繼續,可態勢已經明朗。不是誰征服誰,而是如何在競爭中尋找合作的可能性。
特朗普這次訪華,或許真的能開啟一個新的篇章。但前提是,美國得放下高高在上的姿態,真正以平等的心態來對話。
結語
說實話,特朗普這次主動示好,反映出一個挺現實的道理:在全球化時代,任何國家都沒法靠單打獨斗獲得持久優勢。
這次中美關系的轉折,或許標志著一個新階段的開始。不是誰征服誰,而是怎么在競爭中找到合作點,在較量中實現共贏。
你覺得特朗普這次訪華能真正緩解緊張關系嗎?還是只是選舉前的權宜之計?歡迎評論區聊聊你的看法。
作者聲明:作品含AI生成內容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