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都許曉軒故居
江蘇省第九批文物保護單位
近日,省政府核定公布第九批江蘇省文物保護單位74處。經區文體旅局積極申報,江都許曉軒故居成功入選。截至目前,我區已有省級文保單位8處。
許曉軒簡介
許曉軒
許曉軒(1916—1949)出生在江都仙女鎮一個職員家庭,名永安,字小軒,革命烈士,曾任中共川東特委青委宣傳部長、重慶新市區區委書記、獄中臨時支部書記,是小說《紅巖》中許云峰和齊曉軒的原型。
1940年4月,因叛徒出賣,許曉軒不幸被捕。面對敵人的嚴刑拷打、威脅利誘,始終保持共產黨員的氣節,不屈不撓地與敵人斗爭,成功組織韓子棟(小說《紅巖》華子良的原型)越獄。1949年11月27日,許曉軒烈士被敵人殺害。臨刑前,他向羅廣斌(《紅巖》作者之一)提出著名的“獄中八條”。
許曉軒故居
(許曉軒故居內的石榴樹)
許曉軒故居為清代建筑,現存三進四廂,是許曉軒出生和成長的重要歷史見證物。1996年,江都發動全社會捐款修繕文物本體并建成紀念館,原國防部長張愛萍題寫“許曉軒故居”。
近年來,江都區文體旅局積極爭取省市文物部門的支持,推進許曉軒故居保護利用。落實免費開放政策,組織開展白蟻防治、文物安全應急演練和第四次全國文物普查。第九批江蘇省文物保護單位申報工作啟動以后,按照省市文物部門的統一部署和要求,成立申報省保單位工作專班,拍攝文物照片,開展建筑測量、測繪和歷史調查、烈士事跡研究等工作,深入挖掘許曉軒故居的歷史、科學和藝術價值,通過價值評估、對比分析,從歷史沿革、文物本體狀況和真實性、完整性、保護管理工作沿革等多方面高水平撰寫申報文本,從嚴把控申報文本質量,切實提升申報工作水平,確保申報成功率。
下一步,區文體旅局將指導和幫助文物權屬部門按照省級文物保護單位的要求,建立完善“四有”工作;協調各方面力量,解決困擾保護和利用的難點和堵點問題;優化和提升接待服務水平,不斷放大許曉軒故居紅色品牌的效應,成為傳承紅色基因,傳播紅色故事的重要文博場所。
供稿|奚慧敏
編輯|楊 亞
審核|潘元松
審簽|蔡 俊
發布|潘 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