識別毛主席手書唐詩極具挑戰,既考驗書法鑒賞力,又考驗對古典文學的理解。能完全辨認的人學識非凡、洞察傳統文化。詩中第二行首字極難辨認,能精確識別的人極少。
那么,為什么有些沒練過書法的人比練過的人寫字要好看?
我們先做一個定位。這里所說的漂亮,就是所寫的字美觀、好看,沒有太多書法的元素在里面。我們有了這個定位就很好解釋了。
首先,有的人不練字也寫的很漂亮。這是因為其學生時期便養成了良好的書寫習慣,久而久之其字體縱使不精彩也不會差。當然,能在少時養成良好書寫習慣的人,都是對自己有高要求的人,這也和個人的努力分不開。
有的人再練字也寫不出漂亮的字。因為早年沒有養成良好的書寫習慣,在一些書寫的方法上都是錯誤的,切都以根深蒂固,難以改正,這是很重要的一個原因。另一方面,或許在練字的時候可以寫的不錯,但平時書寫還是按照以前的習慣為之,練字的方法用不上,當然再練也是徒勞的。
這幅書法有獨特筆法、筆畫處理與轉折技巧。以 “東” 字為例,筆法師古不泥古,起筆中鋒沉穩,筆鋒微轉后側鋒輕掃,橫畫有力且飄逸,轉折自然圓潤。撇捺如風中柳絲,細而韌,筆力內斂氣勢外張,轉折見功力,兼具古法與個人創新。
接著是 “風” 字,筆法追求輕盈靈動。起筆第一筆巧用提按,筆畫粗細相間有節奏。撇畫是點睛之筆,筆鋒重輕轉換利落,似清風拂面留墨香遐想。
“柳” 字以柔克剛,筆法細膩。書者書寫如繪春日垂柳,筆含生命力量與柔美。豎畫與撇捺轉折婀娜,筆力輕但轉折恰到好處,不過于生硬且不失骨力,筆法取法自然之美 。
最終聚焦 “斜” 字,筆法別具一格,尤其筆畫轉折處理,盡顯書法家卓越創新能力。起筆中鋒入紙,筆鋒微轉,近乎斜切完成轉折,讓 “斜” 字產生強烈動感與張力。此轉折打破傳統常規,賦予 “斜” 字獨特生命力與個性。書寫時,書法家注重筆觸輕重和節奏變化,使 “斜” 字有和諧又不失個性的藝術韻味。
這幅書法在筆法、筆畫及轉折技巧等方面,展現極高藝術水準與獨特審美追求,是對傳統書法的繼承發展,也是書者情感與修養的集中體現。
這個字在書法上風格獨特,文學上內涵豐富。它或是生僻字,或是特定歷史背景下使用的字,能認出它的人定是深入研究書法藝術與古典文學的學者。這挑戰既是對個人學識的考驗,也是對傳統文化傳承的致敬。若對辨認此字感興趣,可研究毛主席書法作品及唐詩內涵。
如果我們想徹底解決書寫問題,首先,要堅持練字,其次,還應在日常書寫中學以致用,將練字的方法慢慢應用到日常的書寫中,這樣才能從根本上解決書寫問題。
寫字,天賦固然重要,沒有好的天賦,就算你練紙如山,也不會寫出什么樣的好字;勤練,若不能變通,也成不了書法。
你所說的現象,這是人的因素決定的,人與人不同,這是不可爭辯的事實。千人千思想,萬人萬模樣。 有的人過目不忘,有的人是最強大腦,有的人天生聰慧,有的人天賦異稟,有的人記憶大師,有的人看來就忘,有的人愚鈍,有的人不開竅。這些問題,都是我們人和人的差別之處。事物都是相對的,也都是矛盾的。別羨慕那些成功的,笨人有笨的辦法,聰明人有聰明的特點。笨鳥先飛、勤能補拙。這句話告訴我們,事事,謙虛謹慎、勤奮努力是關鍵。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