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月 9 日上午,越南廣寧省(Qu?ng Ninh)市場管理局第一大隊突襲了芒街市(Móng Cái)同心貿易股份公司(C?ng ty TNHH MTV ??ng Tam)廠區內的一處倉庫,揭露了一個由中國商人"阿濱"操控的跨境走私網絡。該案查獲47,127件違規商品,其中走私化妝品16,166件,案值高達12.45億越南盾(約合人民幣36萬元),而整個走私鏈條自今年2月以來的進貨總金額更是達到驚人的1.2億元人民幣。
當局在倉庫清點走私貨物
調查發現,該走私網絡利用已故越南商人杜文光(Do Van Q.)的倉庫作為中轉站,通過多個TikTok賬戶接收來自中國1688.com(阿里巴巴旗下批發平臺)的訂單,再經由越南本地物流發貨。這種"TikTok接單+中國進貨"的模式,形成了一條完整的灰色供應鏈。更令人震驚的是,該倉庫的管理系統完全采用中文編程,未與越南國內電商平臺對接,形成"數據孤島",使得越南執法機構難以追蹤交易記錄。
該案暴露了跨境電商的四大監管漏洞:
商品來源合法性難追溯:走私貨物通過中國電商平臺采購,但未辦理正規進出口手續。
跨境支付缺乏監控:資金通過非正規渠道流轉,難以追蹤實際經營者。
物流環節監管缺失:倉庫僅負責打印物流標簽,不參與實際交易,逃避稅務審查。
4. 知識產權風險:大量商品涉嫌假冒或未經授權銷售,可能面臨法律訴訟。
事實上,這并非孤例。2025年5月15日至6月15日期間,廣寧省已查處176起類似案件,涉案金額達69億越南盾(約合人民幣190萬元)。越南政府近期正加大對非法轉運和貿易欺詐的打擊力度,特別是針對中國商品。7月初,越南工商部發布新規,要求嚴查原產地欺詐行為,重點打擊通過越南轉運至美國的中國商品。
對中國商人的警示:
合規進出口:所有商品必須辦理合法報關手續,避免"灰色清關"。
本地化運營:倉儲管理系統應符合越南法規,避免使用未經認證的跨境支付渠道。
謹慎選擇合作伙伴:越南法律對走私行為處罰嚴厲,涉及刑事犯罪可能面臨監禁。
此案給中越跨境電商從業者敲響警鐘。在享受市場紅利的同時,必須嚴格遵守兩國法律,否則不僅面臨高額罰款,還可能因走私、逃稅等罪名被追究刑事責任。建議有意在越南開展貿易的中國商人提前咨詢專業律師,建立合規供應鏈,避免踏入法律雷區。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