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飲宴請、娛樂活動、網絡空間、旅游出行……這些看似私人領域的事,現在都有了明確的紀律紅線。
剛剛,中紀委發布的《黨員干部“八小時外”100條紀律紅線》引發全網關注。說實話,看完這100條,很多體制內的朋友都沉默了。
壹、風聲越來越緊了
今年以來,中央八項規定的學習教育持續深化,各地執行力度前所未有。有些地方甚至出現了一刀切的現象——禁酒令、禁聚會,搞得人心惶惶。
我一個在某市直單位工作的朋友說,現在連同事聚個餐都要三思而后行。“生怕哪個環節出問題,被人舉報。”
但問題是,八小時之外就真的不能有正常的社交生活了嗎?
答案顯然不是。中紀委這次發布的100條紅線,恰恰是為了厘清邊界——哪些能做,哪些不能做,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貳、100條紅線都說了啥?
這本由中國方正出版社2025年2月出版的新書,從八個方面梳理了黨員干部“八小時外”的行為規范:
餐飲宴請方面——不準用公款支付私人宴請費用、不準出入私人會所吃喝玩樂。這意味著,正常的朋友聚餐沒問題,但別想著讓公家買單。
娛樂活動方面——不準違規打高爾夫球、不準組織或參與賭博。注意,是“違規”打高爾夫,不是完全禁止。關鍵看你怎么打、跟誰打、誰買單。
網絡空間方面——不準在網上公開發表反對黨的理論路線方針政策的文章、不準利用網絡制造傳播謠言。這條很關鍵,網絡不是法外之地,黨員干部更要管好自己的鍵盤。
最有意思的是,這本書不是簡單列舉條文,而是配了大量典型案例。比如某局長在朋友圈曬豪華宴請照片被舉報,某處長在抖音上發表不當言論被處分……
看著這些活生生的例子,你就明白了:時代變了,監督無處不在。
叁、背后的深意
為什么中紀委要在這個時間節點發布這100條紅線?
第一,風腐同查已成新常態。以前可能只是違紀,現在很可能牽出違法。一頓飯、一場牌局,背后可能就是利益輸送的開始。
第二,精準糾治形式主義。與其各地自行加碼搞一刀切,不如中央統一劃定紅線。這既保護了干部的正常權益,又明確了紀律底線。
第三,適應數字時代的監督環境。現在人人都是自媒體,一張照片、一段視頻就可能讓你“火”遍全網。黨員干部必須時刻繃緊這根弦。
有個細節值得注意:這100條紅線緊扣最新的紀法規定,包括新修訂的《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中華人民共和國公職人員政務處分法》等。
這說明什么?說明這不是臨時起意,而是制度化、常態化的管理要求。
肆、普通人該怎么看?
對體制外的人來說,這100條紅線其實也是一個觀察窗口。
它讓我們看到,在全面從嚴治黨的大背景下,公權力的運行邊界正在不斷清晰化。這對整個社會都是好事——權力關進籠子里,市場和社會才有更大的活力空間。
同時也要理解,這種嚴格管理是有其必要性的。腐敗往往就是從小事小節開始的。一頓飯、一場球、一次旅游……看似無關緊要,但如果沒有明確的規范,很容易滑向深淵。
最后想說的是,規矩是死的,人是活的。100條紅線劃定的是底線,不是要把人管死。正常的人際交往、合理的休閑娛樂,都是允許的。
關鍵是要把握好度,既不能無所顧忌,也不必草木皆兵。
這個時代,每個人都在適應新的規則。體制內如此,體制外亦然。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