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二戰的戰勝國,根據波茨坦公告,我國是有權利在日本駐軍的,
當時我國還與美國補簽了一條駐日占領軍備忘錄,將我國的駐軍范圍,從波茨坦公告中的愛知縣,進一步擴大到了靜岡縣和三重縣。
其中愛知縣的名古屋,是豐田汽車和三菱重工的老家,是日本雷打不動的制造業中樞,掐住這里,等于摁住了日本工業的命脈。
三重縣這里有日本最大的遠洋漁業船隊,還有全球聞名的珍珠產業。它的沿海城市津市,還是個天然的戰略支點,可以俯瞰整個伊勢灣。
靜岡縣則卡住了從東京到大阪的交通大動脈,縣內的富士山機場能起降大型軍機,熱海市的深水港更是終年不凍。
可以說,當年我國選擇的這片駐軍區域,既避開了美軍扎堆的九州和沖繩,也繞開了與蘇聯有爭端的北海道,把日本的政治經濟中心、傳統工業精華區,全部都掌握在了咱們的手中。
如果當年咱們去日本駐軍了,現在的小日本絕對不敢對華放肆挑釁。
那么為何我國沒有去?現在我國還能去日本駐軍嗎?
先說答案,當時咱們不是不想去日本駐軍,而是實力不允許。
當年我國雖然打贏了二戰,但無論是經濟還是軍事力量方面,損失都過于巨大。
1946年,國民政府原計劃派遣67師,共1.45萬人進駐日本名古屋等地,但因為內戰爆發,蔣介石很快調回了駐留大阪的先遣部隊,錯失了對日本戰略威懾的機會。
新中國成立后,咱們百廢待興,自然要先穩定國內,再考慮其它的事情。
如今幾十年過去,無論是波茨坦公告還是中美備忘錄,賦予我國去日本駐軍這項權利的法律文件,從來都沒有被廢除過。
說白了,只要咱們想,現在隨時都可以去日本駐軍,之所以還沒有去,是因為我國珍視地區和平,不愿像美國那樣控制日本。
但若是日本繼續做出格的舉動,試圖挑戰中國紅線,必要時刻,咱們就可以行使這項權利,派兵進駐日本,按照咱們當年的駐軍范圍,在日本進行實際的軍事駐扎。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