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地時間9日,美國總統特朗普在白宮接待非洲多國領導人。但在會晤中,特朗普卻因一句“稱贊”引發群嘲——他當眾夸獎利比里亞總統約瑟夫·博阿凱“英語說得好”,卻不知英語正是該國的官方語言。
“你在哪習得如此優美的英語?”
9日與特朗普見面的五位非洲國家領導人分別來自加蓬、幾內亞比紹、利比里亞、毛里塔尼亞和塞內加爾。
會議期間,他們依次進行了發言,大多使用了法語等小語種。
輪到利比里亞總統博阿凱發言時,他使用了英語。特朗普立刻面露驚訝,接連贊賞對方“英語說得真好”。他還不斷詢問:“你在哪里習得這么優美的英語?”
博阿凱沒有正面回答問題,他保持微笑、不斷點頭,還隨聲附和道:“是的,先生?!?/p>
特朗普仍追問:“在利比里亞學的嗎?”
博阿凱依舊回答:“是的,先生。”
“這很有意思,”特朗普繼續說,“在座有些人恐怕還達不到你這樣的水平。”
事后,這一“贊美”迅速被媒體打臉——英語就是利比里亞的官方語言,而且利比里亞在歷史上還和美國淵源頗深。
1820年起,在美國獲得解放的黑奴被陸續安置于此,于1839年成立利比里亞聯邦,并于1847年7月26日宣告獨立,建立利比里亞共和國。
很顯然,特朗普事先并未做功課。盡管利比里亞外交部長試圖淡化爭議,稱他們的總統“并未感到冒犯”,但社交平臺先聲奪人。
不少網友直呼“尷尬”“無理”。還有人觀察到特朗普沒說完話麥克風就被靜音,“大概是白宮都聽不下去了”。另有人將博阿凱的反應稱為“尷尬而不失禮貌的非洲式包容”。
此外,特朗普還在會上多次流露出不耐煩的神情,督促各國領導人縮短講話時長,甚至“只用上報姓名和國家即可”,因為自己“行程很滿”。
得克薩斯州眾議員賈斯敏·克羅克特諷刺道:“特朗普從不放過任何表現種族主義和錯誤的機會,無知且無理到了極點?!?/p>
多次“冒犯”后談合作
這并非特朗普首次因言論“冒犯”到非洲國家。
2018年,特朗普在第一任期時曾將海地及非洲國家稱為“糞坑”國家,引發國際社會批評。
今年5月,他在與南非總統拉馬福薩會面時,毫無根據地指控南非存在“白人遭種族滅絕”的情況,還當眾播放了被刻意剪輯的視頻,引用了錯誤和來源不明的照片。
微妙的是,在這次談論“美非友誼和合作”的會議上,特朗普信誓旦旦地表示要“加強美非關系”,希望“未來訪問非洲”。但美國國務院上月發布一份實施旅行禁令的“候選國家名單”,本次與會的五國中有四國都在榜上,僅幾內亞比紹未被列入。
不僅如此,特朗普上任至今從未訪問過非洲,與其如今的“重視”形成鮮明對比。
另外,特朗普還表態,美國對非洲的態度應從“援助”轉向“貿易”,自詡美國是“比中國更好的伙伴”。
布魯金斯學會高級研究員蘭德里·西涅表示,對于在非洲的影響力,美國顯然落后中國。加蓬已與中國簽署了超過43億美元的投資協議;中國還修建了幾內亞比紹唯一的高速公路。
加蓬總統恩圭馬在會上對特朗普發出警告:“如果美國不投資,其他國家將填補這些空白。”
有分析認為,特朗普近期頻繁會見非洲領導人,實則是為了爭奪關鍵礦產資源,并在美國影響力持續衰退的地區重振戰略存在。據悉,與會五國均擁有豐富的錳、鐵礦石、黃金和鋰資源。
而非洲領導人似乎也深諳“特式外交”的套路。在會上,他們不僅主動提及本國礦產資源吸引美方注意,還對特朗普促成世界各地的和平協議表示高度贊揚。輿論稱,他們顯然明白,對曾經是商人的特朗普“拍馬屁”有多奏效。
(編輯郵箱:ylq@jfdaily.com)
原標題:《特朗普夸人又翻車!美國的非洲外交,尷尬與算計并存》
欄目主編:楊立群 文字編輯:楊立群
來源:作者:解放日報 徐曉語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