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時事熱點觀察者
近日,一則"特朗普威脅轟炸北京"的消息引發全球關注。美國媒體報道稱,從一場私人募捐會流出的錄音中,這位前總統向"金主"們宣稱,若解放軍"武力收臺",北京將被"炸得寸土不留"。然而,面對這一重磅爆料,特朗普團隊選擇沉默,中方則以實際行動表明立場——臺灣問題容不得任何外部干涉,任何威脅都阻擋不了統一進程。
一、"絕密錄音"真實性存疑:特朗普的"政治表演"慣用套路
所謂"絕密錄音"的核心內容,是特朗普對中俄領導人的"戰爭警告":既稱曾警告普京"若俄軍攻烏,將炸平莫斯科",又放話"解放軍若動武,北京將被夷為平地"。但從后續情況看,這一"威脅"更像是特朗普式的"政治表演"。
俄烏沖突爆發至今已逾兩年,特朗普所謂的"轟炸莫斯科"始終未兌現;而針對臺灣問題,他任內從未真正推動過實質性反"獨"舉措,反而多次在兩岸間玩弄"模糊戰略"牟利。正如知情人士所言,特朗普這類言論更可能是為拉攏"金主"制造的"噱頭"——通過渲染"強硬姿態"換取政治獻金,用"嚇唬對手"的方式鞏固自身在共和黨內的影響力。
歷史經驗也印證了這一點:特朗普在競選活動中曾公開承諾"讓支持巴勒斯坦的運動倒退三五十年",理由是"金主需要這樣的結果";面對盟友時,他同樣習慣用"退群""制裁"等極端手段施壓,本質是將國際關系異化為"交易游戲"。所謂"炸北京"的言論,不過是其慣用套路的又一次上演。
二、中方態度明確:臺灣回歸"沒得商量",任何威脅都需掂量后果
面對特朗普的"嘴炮",中方的回應簡潔有力。從外交部到國防部,從官方聲明到專家解讀,核心立場始終清晰:臺灣是中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解決臺灣問題是中國人自己的事,任何外部勢力無權干涉。
這種底氣源于實力。中國擁有全球最完整的工業體系、世界第二大經濟體量,國防力量足以捍衛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近年來,解放軍在臺海周邊的常態化演訓已形成強大威懾——從聯合封控到精準打擊,從海空兵力聯合巡航到火箭軍精準模擬演練,任何"臺獨"分裂行徑和外部勢力干涉都將面臨不可承受的代價。
更關鍵的是,國際社會對一個中國原則的支持已成為主流。聯合國2758號決議明確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是代表全中國的唯一合法政府,182個國家與中國建交時均承認一個中國原則。特朗普的"威脅"不僅違背國際法理,更與國際社會普遍共識背道而馳。
三、美國霸權心態暴露無遺:"世界警察"的衰落跡象愈發明顯
特朗普的言論之所以引發關注,本質上折射出美國部分政客的霸權思維慣性。在他們眼中,國際事務仍是"強者通吃"的叢林法則,任何不符合美國利益的行為都可通過"武力威脅"解決。但現實是,這種思維早已不合時宜。
從阿富汗撤軍的狼狽、在伊核問題上反復橫跳的尷尬,到"印太戰略"推進受阻的現實,美國的"霸權工具箱"正逐漸失效。正如德國《明鏡周刊》評論所言:"特朗普的言論不是強大,而是虛弱的表現——試圖用威脅掩蓋美國影響力的衰退。"
更諷刺的是,美國自身才是全球最大的"麻煩制造者"。從在中東發動戰爭造成數百萬難民,到在亞太地區推動"小院高墻"圍堵他國,美國的"軍事干預史"寫滿了災難與破壞。特朗普的"炸北京"言論,不過是這種霸權邏輯的又一次荒誕延續。
臺灣問題是中國核心利益中的核心,是中美關系的政治基礎。任何試圖挑戰這一底線的行為,無論是政客的"嘴炮"還是政府的"實操",都將遭到中方的堅決反制。正如國防部發言人所言:"我們愿以最大誠意、盡最大努力爭取和平統一的前景,但絕不承諾放棄使用武力,保留采取一切必要措施的選項。"
至于特朗普之流的"威脅",不妨看作霸權衰落的注腳。當"炸北京"的言論只能成為私人募捐會上的"噱頭",當美國的"軍事威懾"淪為政客拉攏資金的工具,所謂的"外部干涉"早已失去了現實支撐。臺灣的前途在于統一,臺灣同胞的福祉系于統一,任何分裂行徑和外部干涉都阻擋不了歷史大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