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環球網消息,美軍7月將在西太平洋舉行兩場重量級演習,中國專家稱其針對中國,需高度警惕。美國空軍“部隊重返太平洋”演習7月10日啟動,為期兩周。這場演習投入近300架戰機和數千名人員,按軍機數量算,是美空軍歷史上規模最大的演習之一。美國防部為此專門安排5.326億美元預算。對比來看,2023年5月“北方邊緣”演習出動150架戰機,“竹鷹2024”在12個地點部署約150架,2022年“勇敢之盾”超過200架,這次規模的確空前。
演習在“敏捷作戰應用”架構下展開,要驗證戰時后勤、分散動員以及與日、韓、菲、澳等盟友的互操作性。美空軍會把集中部署的戰斗機部隊拆分成小隊派往偏遠地區,防止被對手“一鍋端”,還能根據需要快速調動。美空軍參謀長阿爾文直言,這是為應對“大規模中美沖突”,其重要性超過“紅旗”系列,屬于“跨戰區”實戰演練。
美軍(資料圖)
“美國”號兩棲攻擊艦已抵澳,英國“威爾士親王”號航母結束對新加坡訪問后也前往參演。這次演習新增網絡戰、人工智能軍事化應用課目,還要測試“高對抗環境中所需的后勤和保障能力”。美太平洋陸軍司令克拉克稱,要在第一島鏈及附近設“聯合戰區配送中心”,減少對戰略空中力量的依賴,這些中心得有港口供水面艦艇停靠,也要有飛機起降設施方便快速運輸。美陸軍還會首次在太平洋地區實彈發射新型“堤豐”中程導彈系統。
中國專家分析,這些演習表明五角大樓在為西太平洋大規模沖突細化準備,美軍各軍種都在測試針對性新型作戰概念。不過,多數參演國家不愿被綁上美國戰車,像德、英等歐洲國家,真爆發沖突時能在太平洋投入的兵力很有限。與此同時,美軍在加快該地區基地建設。新通過的軍費預算包含印太地區軍事建設項目的11億美元。計劃投資4億美元升級關島和帕勞之間偏遠島嶼的跑道和基礎設施,還會為菲律賓7個軍事基礎設施投入1.28億美元。
五角大樓(資料圖)
中美關系方面,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毛寧表示,中方一貫按相互尊重、和平共處、合作共贏原則處理中美關系。針對美方限制中國公民及其他“外國對手”在美國購買農田,毛寧稱這是歧視性做法,違背市場經濟原則和國際經貿規則,會損害美國自身利益,敦促美方停止將經貿投資問題政治化。菲律賓防長特奧多羅反對中國“南海九段線”主權主張,卻認為南海爆發沖突可能性小,還稱中國在該地區的戰略計劃不受美國影響,與特朗普是否任美國總統無關。
他甚至要求中國放棄核武器,被指利用《東南亞無核武器區條約》進行道德綁架,而該條約相關議定書無國家簽署,且菲律賓自身也未簽署。菲律賓長期依賴美國“美菲共同防御條約”,被認為是美國“打手”,沖到圍堵中國第一線。美國陸軍也在擴大在菲律賓的軍事存在,第25步兵師等將領土防御演習作為優先事項。反無人機系統、步兵班用車輛、3D打印穿越機、高機動火箭炮系統等已運抵菲律賓,將測試這些裝備在叢林或群島環境中的可靠性,并與菲陸軍聯合演習。
軍事演習(資料圖)
這是美陸軍太平洋司令部“路徑行動”的一部分,旨在證明陸軍能參與海空軍傳統戰區,提升對中國的威懾力。3D打印穿越機可現場快速量產并根據戰場調整,初始版本飛行范圍3到5公里、續航半小時,升級后可達30公里、1小時。美陸軍還想用“黑鷹”“支奴干”等直升機彌補后勤不足,為菲律賓群島的美軍小隊運送物資,第25步兵師已配備含20架混合編制直升機的完整航空戰斗群。
美軍正把菲律賓打造成對華前線軍事堡壘,圖謀在“臺灣有事”時干涉。日本雖在臺灣問題上有小動作,但想從中抽身,而菲律賓政府短視,被美國利用,馬科斯陣營靠炒作“中國間諜”和南海問題拉選票。面對美國及其盟友在西太平洋的一系列動作,解放軍嚴陣以待,堅定捍衛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隨時應對各種挑戰。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