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環球時報報道,美國億萬富翁埃隆·馬斯克與特朗普政府圍繞日前生效的“大而美”稅收與支出法案的激烈矛盾再度升級,馬斯克宣布成立一個獨立于共和、民主兩黨的新政黨——“美國黨”,并聲稱該黨將代表美國社會“80%的中間選民”,爭取通過選舉在國會中占得一席之地。馬斯克在美國“獨立日”當天發起網絡意見調查,問網民是否應該成立“美國黨”,以把美國民眾從民主黨、共和黨輪流上臺的兩黨體制中“解放出來”。
馬斯克(資料圖)
從馬斯克自己組織的在線民調結果看,許多網民持支持態度,這也從側面反映出美國民眾對美國兩黨極化現象的不滿。“為了把自由還給你們”,這是馬斯克成立“美國黨”的宣傳口號。目前,馬斯克尚未提交注冊“美國黨”的正式文件,也尚未正式發布完整的政黨綱領。不過,他在回復網友提問時確認了“美國黨”的核心政策主張,比如削減債務、僅限負責任的支出,加速AI發展以保持優勢,全面減少監管特別是在能源領域,支持生育激勵政策等。
馬斯克自己也解釋為什么改變對特朗普的態度,就是因為特朗普讓美國再次債臺高筑,這不符合馬斯克幫特朗普的初衷。其實馬斯克盡管沒有明說,但對特朗普對新能源政策的改變也是大為光火。而且大家想一想,馬斯克想拿下國會兩院部分議席,有沒有可能,其實還是有可能的。但是有媒體又指出,馬斯克需要幾千名捐款人共同來資助美國黨。也就是如果要想在各個州,甚至在國家層面要想獲得更多的支持,需要錢。
馬斯克之所以選擇成立第三黨,完全是因為他和美國的兩黨都徹底鬧掰了。身為特斯拉老板的馬斯克,本應是民主黨的忠實擁躉,而且在拜登政府時期也的確一度和其保持了良好的關系。對于馬斯克成立第三黨的行為,不管是特朗普,還是美國媒體都不看好。
馬斯克(資料圖)
在美國政治史上,第三黨往往曇花一現。雖然像自由意志黨、綠黨等小黨長期存在,但他們卻連一個州長席位都難拿下。因為在"贏者通吃"的選舉規則下,49%和4.9%的選票結果相同,2016年,自由黨總統候選人拿到3.28%選票,卻連一張選舉人票都沒撈到。這種制度迫使選民不得不"兩害相權",第三黨再受歡迎也難逃陪跑命運。而且,民主黨與共和黨壟斷了從基層動員到媒體宣傳的全套機器。
與此同時,馬斯克還確立了兩大目標。近景目標是未來12個月全力準備眾議院和參議院的選舉,爭取能拿到預期的席位,遠景目標則是在2028年推出“美國黨”的總統候選人,與共和黨和民主黨展開競爭。換句話說,馬斯克打算與他的“美國黨”一起,至少跟特朗普再斗三年。馬斯克是個理性主義者,很多時候甚至有些偏執,他的個性對于從商來說,是加分項,但涉足政治就會變成“負資產”。
馬斯克(資料圖)
美國政治真正病灶是金權交易。馬斯克自己當"政府效率部"頭頭時就栽過跟頭,清完官僚發現省下的錢全流進軍工復合體。現在組黨喊反腐,可掏錢操控選戰本身就在加劇金權政治。所謂的還自由給民眾,不如說是把規則改成對科技資本有利的樣子。第三黨崛起喊了百年,結果全是炮灰。馬斯克挑這個時間點火,無非是中期選舉前押注,賭民眾對兩黨惡斗的厭惡能變現。但美國選舉地圖早被切割成深紅深藍,中間選民根本聚不成氣候。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