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觀察者網 陳思佳】當地時間7月10日,東盟外長會在馬來西亞吉隆坡舉行,東盟成員國以及中國、俄羅斯、美國等多國外長出席。據澳大利亞廣播公司報道,澳大利亞外交部長黃英賢試圖拉攏東盟國家,她在會上炒作所謂“中國威脅”,聲稱亞洲地區需要實現“力量平衡”。
美國總統特朗普已向東盟多國發出威脅,如果這些國家不愿與美國達成貿易協議,美國將對其征收高額關稅。因此,特朗普關稅政策帶來的經濟影響成為東盟外長會討論的重要議題之一。
黃英賢沒有直接批評特朗普政府的貿易議程,但她借機宣傳澳大利亞是“值得信賴的合作伙伴”。黃英賢在講話中稱:“我們相信,作為合作伙伴和鄰居,我們有責任為我們地區更加公正的未來作出貢獻,這是我們政府不會放棄的責任。”
對于美國削減對外援助,她宣稱,澳大利亞將調整方向并重新確定優先事項,“確保我們能夠滿足最迫切的需求”。
澳大利亞外交部長黃英賢 視頻截圖
黃英賢吹噓澳大利亞在上世紀80年代解除了關稅壁壘,“澳大利亞在很久以前就向地區和世界開放了我們的經濟,我今天可以向你們保證,這一點不會改變。”不過,她補充說,盡管特朗普政府想要讓美國扮演“不同的角色”,美國依然對亞洲穩定“至關重要”。
她借機渲染所謂“中國威脅”,妄稱中國海軍在西太平洋開展演練是試圖“改變力量平衡”。她聲稱:“中國繼續在我們的地區施加戰略影響,并進一步投射軍事力量。我們對中國軍事力量增強的速度感到擔憂。”
黃英賢稱,美國和該地區其他國家都不想與中國發生軍事對抗,但亞洲需要“力量平衡”,“沒有哪個國家占主導地位,也沒有哪個國家被主導。”
上個月,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遼寧艦與山東艦航母編隊赴西太平洋等海域開展訓練,檢驗部隊遠海防衛和聯合作戰能力。中國海軍新聞發言人王學猛海軍大校6月10日表示,這是根據年度計劃組織的例行性訓練,旨在不斷提高履行使命能力,符合相關國際法和國際實踐,不針對特定國家和目標。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林劍此前曾表示,亞洲是中國同亞洲各國的共同家園。近年來,在地區國家共同努力下,亞洲保持快速增長,成為全球發展的高地、和平發展的綠洲。中國始終秉持親誠惠容的周邊外交理念,堅決反對“陣營對抗”,從不謀求所謂“勢力范圍”。有關方也不應基于冷戰思維,對亞太地區國家間關系進行惡意揣測或挑撥,而是應當多做有利于亞太和平穩定繁榮的事。
本文系觀察者網獨家稿件,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