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據不會說謊,信號已然明晰。6月,據IMF與世界銀行最新發布的全球經濟預期報告,預計中國全年GDP增長將達到5.3%,美國則為2.2%。
就在全球宏觀經濟充滿不確定性、各國貿易摩擦不斷升溫的敏感時刻,美國總統特朗普突然高調表示,“中美關系很好”,并稱“將擇機訪問中國”。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毛寧,僅以一句“中方一貫堅持相互尊重、和平共處、合作共贏三原則”回應,未再多言。
一組數據映射出世界格局的微妙變化。上半年,中美雙邊貿易額達30570億美元,同比小幅下降1.1%,但中國對美出口逆勢增長2.4%。全球供應鏈重組背景下,東南亞諸國的對美出口增速遠不及預期。
美國對華高科技管控措施逐步升級,直接影響半導體、人工智能等領域全球產業鏈。多家國際評級機構指出,全球經濟的走向與中美關系的穩定息息相關。
數字背后的力量對決
關稅戰依舊是全球關注的焦點。早在4月20日,特朗普政府再次對中國發起新一輪關稅攻勢,試圖用關稅作為工具,迫使中方做出更多經濟讓步。
中國迅速實施對等反制,關稅清單涵蓋美國產業核心領域。隨即,美方多項出口訂單銳減,美國中西部農產品價格出現罕見下滑。美國農業聯合會公開報告稱,春季大豆對華出口量同比下降7.3%,玉米出口損失高達5.1億美元。
在這一輪博弈中,美方初衷并未實現——不僅未能遏制中國產業升級,反而促使中國加速推進自主創新。4月下旬,雙方在瑞士日內瓦、英國倫敦分別舉行兩輪高規格經貿談判,外界普遍預期難以達成實質性成果。
但出乎意料的是,經過72小時馬拉松式磋商,中美最終簽署“貿易框架協議”,協議涵蓋技術合作、關稅調整、知識產權保護等多個敏感領域。協議簽署后,全球股市短線大漲,亞洲主要市場單日成交量創下年內新高。
值得注意的是,協議雖為“框架”,但并未解決所有結構性分歧。美國商務部長盧特尼克在接受《華爾街日報》專訪時表示,“雙方還有大量細節需持續談判,但框架協議為穩定全球市場奠定了基礎。”中國商務部則強調,“協議本質是互利共贏,但中國不會在核心利益問題上讓步。”
“心滿意足”的轉變
6月底以來,特朗普對華表態明顯趨于溫和。7月7日,美國白宮主動披露,特朗普已向14個主要貿易伙伴國發出“關稅談判函”,要求它們在90天內與美方完成新一輪關稅協定,否則將面臨額外關稅。
此舉引發多國聯合反彈,歐盟、加拿大、日本等國同時發聲,稱美方“單邊主義行為令人無法接受”,并公開表示將尋求與中方深化合作以對沖美國壓力。
面對多重壓力,特朗普在公開場合罕見地表示,“中國對美國態度一貫公正,美國很滿意,中美關系很好。”他甚至透露,自己“將擇機訪問中國”,并“期待與中方領導人面對面交流”。多家美媒評論稱,特朗普的態度轉變,是對中國強大談判能力和全球影響力的現實認可。
美國智庫布魯金斯學會發布的最新報告指出,特朗普政府的“對華強硬”策略在全球范圍內已面臨越來越大的掣肘。
越南、泰國、柬埔寨等國雖積極爭取美方市場準入,但僅能部分替代中國制造的產能。報告稱:“中國是全球供應鏈的中樞,美國需要重新評估中美合作的戰略重要性。”
中國國內對此保持高度理性。多位權威學者在接受《環球時報》采訪時表示,特朗普的“心滿意足”不過是戰略現實主義下的權宜之計。美方希望通過緩和氣氛,為8月初即將舉行的中美大規模經貿磋商營造積極氛圍。
中方回應背后的深意
7月9日,中國外交部例行記者會上,毛寧發言人面對外媒的追問,只用一句話回應特朗普的“友好表態”:“中國處理中美關系始終堅持相互尊重、和平共處、合作共贏三原則。”這一表態簡潔卻意味深長。
中國政府近年在對美策略上表現出前所未有的戰略定力。無論是面對關稅壓力,還是科技封鎖,中方始終強調“把自己的事做好”,避免被外部輿論牽著走。
年初,《中國經濟藍皮書》指出,未來數年中國將加速自主創新步伐,減少對外部供應鏈依賴,確保重要產業鏈、供應鏈安全可控。
這一戰略轉型的成效已初步顯現。工信部數據顯示,上半年中國高端制造業投資同比增長12.8%,新能源汽車出口同比增長62%。在半導體領域,中國企業突破多項關鍵工藝,實現部分自主可控,減輕了美方技術限制的沖擊。
中方的“只說一句”,本質上是對外界釋放的明確信號:中美關系的穩定需要雙方共同努力,片面示好或強硬言辭都無法改變大國博弈的本質。
正如中國社科院國際問題專家所言,“中國不會在輿論場上與他人爭高下,更不會用情緒回應外部挑戰。堅持原則,才是穩定發展的最大底氣。”
貿易戰陰影下的全球重構
全球產業鏈重組正在加速。6月,韓國產業研究院發布的報告顯示,東南亞六國在全球電子產業鏈中的占比首次出現環比下降。
泰國、越南、馬來西亞等國吸引外資能力趨于飽和,部分高端制造業回流中國。美聯儲最新季度報告指出,美國制造業PMI指數連續四個月低于榮枯線,全球投資者對美國產業鏈外移的后果表示擔憂。
美國內部也在反思“脫鉤”政策。6月下旬,美國全國制造商協會公開致信國會,呼吁“理性看待中美經濟聯系,避免采取極端措施”。多家美企高管在接受路透社采訪時表示,“中國市場和供應鏈不可替代,任何過激政策都將自損利益。”
全球金融市場對中美關系的風吹草動極為敏感。6月,美元指數一度跌破104關口,人民幣匯率短線上揚。
國際資本流動趨于謹慎,黃金、原油等避險資產價格高位波動。摩根士丹利發布警告稱:“中美關系短期內的任何風吹草動,都可能引發全球市場新一輪劇烈波動。”
參考資料:
環球網:2025-07-09 15:34:特朗普表示最近中美關系有所改善,外交部回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