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德浚
俞德浚,別名俞季川,1908年2月1日出生于北京,1931年北京師范大學生物系畢業后,擔任國內“植物學領域第一人”胡先骕先生的助教;負責北京大學和北京師范大學植物分類的實驗教學工作,并在胡先骕任所長的靜生生物研究所植物部從事植物分類學研究。
1932年,俞德浚時任位于四川省北碚的中國西部科學院主任期間,與地質研究所主任常隆慶等人首次考察了川西涼山彝族自治州西昌、峨邊、雷波、馬邊等山區的自然環境、土壤、氣候、植被和風土民情;1935年,他又到云南西北部的德欽、麗江、怒江、獨龍江等地考察,采集到植物標本2萬余號。
在高黎、貢山、獨龍江一帶進行考察時,俞德浚雇請貢山縣獨龍族農民孔志清擔任向導和翻譯,發現孔志清熱愛學習后,遂教他學植物標本采集制作技術;1938年又推薦保送他到大理政治學校讀書,像親人一樣在經濟上支援他。
新中國成立以后,孔志清成長為少數民族干部,并被選為獨龍族人民代表;1964年,在北京召開第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期間師徒重逢,此后友誼延續30余年。
介紹見下行文字
1983年,植物學會50周年慶祝會,植物引種馴化組成員合影:盛臣桂(前排右1)、陳封懷(右3)、俞德浚(右4)、馮國楣(左3)、張玉英(左2)、張潔(左1),黎盛臣(二排右2)、余樹勛(左1)、王龍華(后排中)
1939年至1947年,俞德浚先后在云南大學生物系、云南大學農學院和云南農林植物研究所任職;1947年,在英國愛丁堡皇家植物園和英國皇家植物園邱園進修和作客籍研究員時,看到這兩個植物園收集的世界各國植物5萬種以上;其中很多種類來自中國西南部,中國的杜鵑、百合、櫻草,以及眾多的花卉、灌木都在英國土地上茁壯生長。他當時無法把它們引種回國,只好把種子小心翼翼地藏掖在行李中。
新中國成立后的1950年初,中國科學院植物分類研究所甫一成立,就開始籌建北京植物園?!跋冗M國家有植物園,我們也得有,而且研究經濟植物也是發展國民經濟的基礎,同時還是普及植物知識的場所?!?950年下半年,俞德浚作為高級人才,被從英國皇家植物園召回,任北京植物園第一任主任,帶領手下4人,籌建北京植物園。
“以印月橋為界,西邊是植物園,東邊是動物園。植物分類研究所與西郊公園合辦植物園?!?951年,西郊公園4.6公頃土地借用給植物分類研究所,用以建設苗圃,俞德浚希望把全國及全世界所有植物種類都引種栽培到這里。
1953年,植物分類研究所更名為“植物研究所”,植物園人數也增至12人,35間土溫室在西郊公園落成。發展剛見成果,令人措手不及的消息襲來——西郊公園要收回借用的土地,從山西采集的梨樹品種、山東的蘋果品種、栽培試驗成功的牧草、杜仲、蓖麻等植物,必須盡快搬家。
“大家都是年輕人,來到植物園工作不到一年,干得正起勁時,土地卻被收回,才能無處施展,就想到了給毛主席寫信。”在俞德浚的支持下,植物園的10名青年工作者,用毛筆工工整整給毛主席寫了一封信;信很快得到批復:加快園址選定。
“首都今后一定要有一個像蘇聯科學院莫斯科總植物園一樣規模宏大、設備完善的北京植物園,收集祖國和世界各地的植物資源,布置成為一個大規模的展覽區,以供試驗研究、教學實習和廣大勞動人民及國際友人參觀。”1954年12月,北京市政府同意在臥佛寺附近劃定8000畝,在頤香路以南劃定1800畝,作為北京植物園永久園址的規劃范圍。
“按照規劃,南邊的南辛村20號200畝土地是院方引種、馴化植物的實驗區,成活的植物將移植到北邊市方負責的對外開放展覽區。”從那時起,北京植物園也形成了“南園”、“北園”分治的格局。
北京植物園首任主任俞德浚院士
此后,這座國家級的植物園,開始繁榮起來:這里栽下了印度前總理尼赫魯帶來的禮物,一棵從佛陀成道的圣樹上繁殖出來的菩提樹小苗;阿爾巴尼亞部長會議主席謝胡贈送的油橄欖樹苗,在這里開枝散葉;日本園藝家大賀一郎用在日本發現的中國古沉船上超過2000年歷史的古蓮種子培育出的“大賀蓮”,也在這里生根發芽;喜好蘭花的朱老總,也把他心愛的十幾盆蘭花也搬了來……
從此開始,俞德浚為發展我國植物園事業,跑遍了祖國各地,他多次到廬山植物園、南京中山植物園、華南植物園、武漢植物園、杭州植物園、桂林植物園、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和海南植物園等處,參加各園的建園規劃和園址選擇等工作,為我國植物園的發展做出了很大貢獻。
1986年7月14日,俞德浚去世;這位北京植物園初創者的骨灰,被安葬在“南園”水生展覽區北側,繼續和他熱愛的植物在一起。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