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員 周天柱 孫浩 梅馨月 張瑋)青春揚帆啟新程,鄉村振興正當時!懷揣著滿腔熱忱與堅定信念,2025年7月1日上午8:00,吉首大學智能建造學院“云上古寨”振興實踐團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正式出征。他們將以昂揚姿態奔赴鄉村振興一線,在充滿希望的田野上揮灑汗水,用實干擔當書寫新時代青年的奮斗篇章,為鄉村發展注入蓬勃青春力量。
圖為出征前的合影 孫浩 攝
實踐團當日乘車抵達張家界老道灣風景區,針對該廢棄景區的建筑安全、生態修復及文旅開發潛力展開專項調研。團隊成員通過系統評估景區地形地貌、設施老化程度及地質災害隱患,并結合周邊村落發展需求,初步規劃“生態研學區”“紅色文化游線”等功能分區。
圖為老道灣景區調研現場 梅馨月 攝
調研途中,團隊偶遇當地老黨員,雙方共同合唱《歌唱祖國》,并圍繞“黨建引領鄉村振興”主題展開深入交流。在交流過程中,團隊成員們認真地聽取了老黨員們關于鄉村振興和黨建工作的深刻見解。老黨員們對大學生服務基層的實踐精神給予高度評價,他們認為,這種精神不僅體現了年輕一代的社會責任感,而且對于推動社會進步和基層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圖為實踐團與老黨員合影 梅馨月 攝
本次調研將形成《老道灣景區活化專項報告》,包含安全評估、概念性規劃及分期實施策略,成果將為武陵山區廢棄資源開發提供示范樣本。通過這一系列的規劃和實施策略,能夠有效提升老道灣景區的活力和吸引力,進而帶動整個區域的發展,為當地居民創造更多的福祉。同學們在專業調研中感悟紅色精神,將專業技能與紅色基因傳承相結合,充分展現當代大學生的責任與擔當,不負學院與社會的殷切期望。
此次活動是學院推進“新工科”教育與鄉村振興融合的重要實踐。長期以來,學院始終將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作為立德樹人的關鍵抓手,錨定“匠心筑品,守正創新”育人方向,緊跟國家戰略步伐,系統謀劃、創新推進,通過不斷優化活動機制,逐步構建起體系化、特色化、長效化的實踐育人模式。志愿者團隊走進鄉村課堂,深入田間地頭,用腳步丈量民情,用文字記錄鄉村振興的生動圖景,在實踐中揮灑汗水,為中國式現代化挺膺擔當,綻放青春光彩。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