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9日,大陸正式將8家臺灣實體列入出口管制名單,禁止向其出口包括稀土在內的關鍵兩用物項。
這消息一出,臺灣這些企業可以說是“天塌了”。
因為臺灣地區,對大陸的稀土依賴度非常高,據悉臺灣每年從大陸進口的稀土達6096.7噸,占大陸稀土出口總量的11%!
這絕對不是一個小數目,如果大陸對臺稀土徹底斷供的話,那么臺灣地區包括半導體在內的多個行業,將面臨毀滅性打擊。
事實上,賴清德上臺以來,民進黨當局在臺島內操弄民心,對內實行“綠色恐怖”,清除異己,對外跪美媚日,出賣臺灣利益,妄圖“倚美謀獨”、“以武拒統”!
更可恨的是,臺當局竟然配合美國政府,對大陸企業施加制裁,屢屢觸碰大陸底線!
這次大陸出手懲治,一拳打在臺灣“七寸”上,為促進兩岸實現統一邁出重要一步。
然而,有臺灣學者卻表示,“斷供稀土,不如直接統一”,這又是咋回事呢?
臺灣稀土
2025年7月9日,大陸商務部發布公告,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出口管制法》和《兩用物項出口管制條例》,將8家臺灣實體納入出口管制名單,禁止向上述單位出口包括稀土在內的兩用物項。
這8家單位,均與臺灣軍事工業緊密相關。
如漢翔航空,該司承接了臺空軍F-16戰機升級維修項目;中山科學研究院主導“雄風”系列巡航導彈和“天弓”防空導彈研發;臺船公司則承擔軍用艦艇建造,包括臺灣首艘自制潛艇“海鯤號”。
經緯航太則承擔了臺灣無人機軍事化應用,近些年來,更是積極引進西方技術,推動臺灣軍事無人機產業發展。
這些企業每為臺當局制造一件武器裝備,就讓“臺獨”分子對抗大陸多了一份底氣。
這次大陸出手可謂直擊要害,一方面兩用物項涵蓋范圍廣泛,尤其涉及大量稀土關鍵材料,這無疑向“臺獨”分子及其背后支持者敲響警鐘;
另一方面,大陸這次出手懲治顯然是早有準備,也就是說,未來類似的手段,大陸還有很多。
根據管控規則,含有鑭、鈰、釹、釤、釓、鋱、鏑等輕重稀土的合金、靶材、永磁材料均被嚴格限制出口。
稀土作為芯片制造、電子信息、新能源汽車以及軍事裝備不可或缺的戰略資源,同時,這些材料也是臺灣半導體與軍工產業的“命脈”。
據最新統計,2024年臺灣進口稀土總量6648噸,其中約6096.7噸,或96%來自大陸,占大陸出口稀土總量的11%。
主要為輕稀土元素,應用于電子制造業、半導體產業等領域。
而臺積電這樣的芯片巨頭,同樣需要大陸的稀土來提升光刻機性能和穩定性,不僅如此,硬盤磁頭、顯示屏等消費電子產品也同樣仰賴大陸供應。
雖然這次臺積電并未出現在名單上,但這也為臺灣企業提了個醒,要想從大陸這里拿到好處,就不能配合、支持“臺獨”!
大陸這次出手,主要是在軍工方面,臺灣導彈尾翼的耐高溫涂層和雷達系統均需稀土元素強化,潛艇和無人機制造更無法繞開大陸稀土。
長期以來,臺灣軍工設備零配件中大量稀土成分依賴大陸供應,失去這一關鍵資源,臺灣武器的研制能力勢必遭受沉重打擊。
大陸此舉有效遏制臺灣借稀土“以武謀獨”,切斷了軍工供應鏈上的重要環節。
那么大陸會不會徹底切斷對臺灣的稀土供應呢?
當然不排除這種可能,因為在經濟層面,斷供能直接削弱臺灣電子產業競爭力,減緩經濟增長,進而削弱“臺獨”勢力經濟基礎,對島內分裂活動形成實質壓力。
可以說,對于臺灣,大陸能采取的手段很多,斷供稀土只是其中之一,如果采取“窮臺”“困臺”戰略的話,那么對臺灣來說,將是不可承受之重。
不過,在大陸出臺限制措施之前,臺灣學者雁默就曾發文表示,斷供臺灣稀土,不如直接統一!
他為何會有這種想法呢?
臺灣學者:不如直接統一
雁默認為,斷供稀土是“多此一舉”,不僅難以根本解決問題,反而可能適得其反。
雁默表示,斷供稀土雖會擾亂臺灣經濟,特別是半導體產業供應鏈,但這只是短期痛苦,長期來看可能引發西方國家對中國更強烈的聯手制裁,甚至加劇軍事緊張。
近些年來,西方國家借助臺灣半導體產業作為戰略“棋子”,對華采取遏制措施,斷供只會成為強化這種國際合作的催化劑,增加“臺獨”與西方聯結,反而延緩統一進程。
更重要的是,臺灣雖然有軍工企業,但實際規模有限,絕大多數武器還是依賴美國軍售,真正的關鍵不在于卡住臺灣軍工企業的脖子,而是美國軍工復合體。
雁默認為,單純只是斷供稀土帶來的影響有限,事實上,大陸已有嚴格的軍民兩用稀土出口管制,瞄準目標是美國軍售鏈條,而非單純切斷臺灣軍工業。
若真要削弱“以武謀獨”,應直指美國,斷供臺灣稀土只會打草驚蛇,不如直接統一!
雁默還提及,近些年來,臺灣地區正在開拓稀土采購渠道,拓展東南亞等地區供應鏈,斷供雖會造成波動,但短期內不會導致產業停擺。
同時,對臺灣斷供還可能激起臺灣經濟體、國際產業鏈及相關國家合作保障芯片供應,最終形成對大陸不利的國際壓力。
雁默的觀點在于,斷供與“武統”帶來的沖擊截然不同,前者是長痛,且容易打草驚蛇,引發國際干預;后者則是速戰速決,破壞力大但時間短,能更快恢復秩序。
大陸若選擇全面斷供,卻又不采取后續強力措施,無異于自找麻煩。
因此,雁默認為,與其耗費精力于不確定且有副作用的斷供手段,不如直面統一大業,避免給“臺獨”與西方勢力提供借口,減少國際干預,提高成功率。
當然,這些都是雁默的個人觀點,實際上,大陸對統一這件事,有清晰、完整的規劃。
事實上,如果大陸發起對臺灣的“武統”,對大陸來說,也存在一定的壓力,西方國家必然會以此為借口,制裁中國大陸。
收回臺灣,需要考慮的是如何以“最低代價”實現統一,而不是逞一時之快。
結語
其實,對支持臺獨的實體企業斷供,只是大陸戰略的一個環節,相信大陸后續還會有一系列的動作。
事實上,自從賴清德上臺以來,大陸對臺灣的態度,早就已經發生了巨大轉變,這點相信大家都能看得出來。
至于如何實現國家的完全統一,主動權在大陸手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