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皇國際負債166億?旗下明星能塞滿半個港圈,咋還缺錢了?
謝霆鋒、容祖兒、Twins…英皇的藝人名單能寫滿兩頁紙。
平時看英皇娛樂的明星一個個活躍在熒幕前,演唱會、綜藝、電影排得滿滿當當,怎么背后的英皇國際反而欠了166億?這事兒擱誰那都得犯嘀咕。
說起來,英皇集團可不只是搞娛樂的。楊受成他爸1942年從鐘表店起家,后來做成了地產、酒店、金融、娛樂的大攤子。英皇娛樂看著風光,放整個集團里也就是個“小部門”——真正燒錢的,是其他業務。
要說這債咋欠的,得從一個關鍵人物說起——許家印。
這倆人關系好到啥程度?許家印剛入商海時,第一個認識的大佬就是楊受成。后來恒大發展起來,英皇的藝人沒少給許家印的項目站臺,從代言到活動,合作深著呢。2014年更絕,恒大直接花9.5億港元(約7.5億人民幣)買了英皇旗下新傳媒74.99%的股權,改名“恒大健康”。這波操作下來,倆人和生意徹底綁一塊兒了。
問題就出在“綁太緊”。這些年英皇跟著許家印在房地產上猛投錢,香港和內地都砸了不少項目。可香港樓市受經濟波動影響大,內地房地產這兩年也不景氣,好多項目賣不動,錢砸進去就套牢了。2025財年英皇投資物業的公允價值直接虧了15.41億港元——這錢不是小數目,擱誰兜里都得肉疼。
除了房地產,金融市場的坑也沒少踩。楊受成早年玩過金融,1983年香港樓市崩盤時,他欠了3.2億港元巨債,后來靠去中東炒外匯掙了一兩千萬美元才翻身。可能是有過“靠金融翻盤”的經歷,他對金融投資一直挺上頭。可這兩年全球經濟不穩,股市債市上躥下跳,英皇資本投進去的錢不僅沒賺到,反而成了拖累。金融這玩意兒,賺的時候是快,虧起來也沒底啊。
還有個容易被忽略的點:影視行業這兩年確實難。英皇娛樂雖然藝人多,但電影票房能回本的少之又少。以前靠一部爆款電影能賺幾千萬,現在可能連成本都撈不回來。明星再紅,也得看市場給不給面子——演唱會、廣告能賺點,但撐不起整個集團的開銷。
說句實在話,楊受成當年從破產到翻身,確實有本事。可時代變了,房地產黃金期過了,金融市場風險高,影視行業又不景氣。英皇攤子鋪得太大,每個板塊都得砸錢,光靠娛樂業務那點收入,根本兜不住。
現在166億的債壓著,英皇能咋辦?賣資產?可樓市低迷,好項目難賣;收縮業務?又怕丟了市場份額。當年靠明星撐場面的英皇,現在可能得想想——除了謝霆鋒、容祖兒,還有啥能拉自己一把?
你覺得英皇能靠明星效應翻身嗎?還是得斷臂求生?
聲明:本文中信息來源于網絡,不保證完全正確無誤,僅供參考。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