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周,美國總統特朗普可謂是忙壞了......
4月2日,特朗普宣布開征所謂“對等關稅”,引發國際輿論與擔憂。7月7日,特朗普簽署行政命令,延長所謂“對等關稅”暫緩期,將實施時間從7月9日推遲到8月1日。
同一周,特朗普先后給日韓、印尼、巴西等23個國家發出關稅信。上游新聞對比此前美國公布的“對等關稅”發現,截至7月11日,美國對大部分國家的關稅稅率有所下調,日本、馬來西亞、文萊、菲律賓、巴西、加拿大等國出現上調。面對特朗普政府發出的關稅信,目前已有多個國家對此作出回應。
特朗普選擇此時發“關稅信函”用意為何?8月1日的關稅大戲真的會謝幕嗎?有外媒分析,“這場關稅游戲仍處在它的初期階段,而這根本不存在截止日期”。
一周內
特朗普發出23封關稅信
當地時間7月7日,美國總統特朗普簽署行政命令,延長所謂“對等關稅”暫緩期,將實施時間從7月9日推遲到8月1日。與此同時,特朗普在社交媒體平臺上接連發布多封信件,明確了對日韓、印尼、波黑等23個國家輸美產品的關稅調整計劃。
7日,美國總統特朗普發信函給日韓及南非等14個國家,表示將從8月1日起對來自這14個國家的進口產品征收關稅:
日本、韓國、哈薩克斯坦、馬來西亞、突尼斯:25%;波黑、南非:30%;印度尼西亞:32%;孟加拉國、塞爾維亞:35%;柬埔寨、泰國:36%;老撾、緬甸:40%。
此前4月2日計劃征收關稅稅率:
柬埔寨:49%;老撾:48%;緬甸:44%;塞爾維亞、孟加拉國:37%;泰國:36%;波黑:35%;印度尼西亞:32%;南非:30%;突尼斯:28%;哈薩克斯坦:27%;韓國:25%;日本、馬來西亞:24%。
4月2日,特朗普在白宮展示簽署后的關于所謂“對等關稅”的行政令。圖片來源:新華社
特朗普在發給日本首相石破茂和韓國總統李在明的信中表示,新關稅將不包括其他行業關稅。在這兩封內容幾乎完全相同的信中,特朗普寫道:“請理解,25%這一數字遠遠低于消除我們與貴國之間貿易逆差所需的水平。”特朗普警告稱,如果日韓兩國以提高關稅作為回應,美國也將在25%的基礎上再提高同等額度的關稅。
特朗普表示,貿易逆差已對美國經濟乃至國家安全構成重大威脅,因此必須作出改變。此項關稅將獨立于各類行業性關稅。此外,任何試圖通過第三國轉運來規避該關稅的做法,也將被征以更高的關稅。特朗普稱,選擇在美國境內建廠或生產產品的公司無需繳納此項關稅。若這些國家決定提高對美關稅,則美國將在現有稅率基礎上追加同等幅度關稅。
當地時間7月9日,美國總統特朗普在社交媒體平臺上又發布了致文萊、阿爾及利亞、摩爾多瓦、伊拉克、菲律賓、利比亞、斯里蘭卡、巴西的信件,表示將從8月1日起對來自這8個國家的進口產品征收關稅:
文萊、摩爾多瓦:25%;阿爾及利亞、伊拉克、利比亞、斯里蘭卡:30%;菲律賓:20%;巴西:50%。
此前4月2日計劃征收關稅稅率:
斯里蘭卡:44%;伊拉克:39%;利比亞、摩爾多瓦:31%;阿爾及利亞:30%;文萊:24%;菲律賓:17%;巴西:10%。
當地時間7月10日,美國總統特朗普宣布,將自8月1日起,對自加拿大進口的商品征收35%關稅。此前4月2日計劃征收關稅稅率為25%。
目前,特朗普本周內已向23個國家發出了關稅信函,并宣布將從8月1日起對所有進口到美國的銅征收50%的關稅。
7月10日,特朗普在接受美國媒體的電話采訪時表示,計劃對幾乎所有尚未加征關稅的貿易伙伴征收15%或20%的統一關稅。特朗普說:“我們將對所有剩下的國家征收關稅,不論是15%還是20%,這個我們正在安排。”
面對關稅信
各國態度如何?
面對特朗普政府發出的關稅信,各國又是什么態度?多個國家對此作出回應。
7月7日,南非總統拉馬福薩表示,美國對南非商品征收30%的關稅不合理,是基于錯誤的解讀,77%的美國商品進入南非是免征關稅的。南非將繼續通過外交渠道推動與美國建立更加平衡、互惠的貿易關系。南非注意到美國政府承諾,30%的關稅稅率將根據雙方談判結果進行調整。
7月8日,針對美國總統特朗普公布的致日本等方面的關稅相關信函,日本首相石破茂稱,美方公布的信息令人遺憾,目前雙方尚未達成協議,是因為日本沒有輕易讓步。他表示,日本國內將團結一致守護國家利益,在不容妥協的事情上不會妥協,絕對不會犧牲日本的農業。
日本首相石破茂。圖片來源:央視新聞
7月8日,韓國產業通商資源部發表聲明說,韓國新政府上臺后,雖在短時間內根據國家利益優先原則與美方進行了密集談判,但仍不足以就所有議題達成共識。韓方將在新關稅稅率生效前加速談判,以取得互惠協商成果。韓國全球戰略合作研究院院長9日表示,面對美國最新的關稅威脅,韓國方面確實面臨極大壓力。
泰國方面對36%的關稅稅率感到困惑。泰國代總理普坦表示:“我們和美國貿易代表談判了,但白宮卻發出這樣一封信來,我覺得這有點矛盾。”泰國副總理兼財政部長披猜8日稱,談判團隊將戰斗到底,為泰國爭取到最好的方案。
7月9日,馬來西亞投資、貿易和工業部部長扎夫爾表示,在和美國進行的關稅談判中,馬來西亞不會在涉及國家主權和利益的關鍵問題上妥協。扎夫爾說,馬來西亞將繼續和美方進行談判,并以確保出口、有助于經濟現代化及保障民眾福祉為目標,力爭和美國達成共識。
緬甸領導人敏昂萊7月9日致信美國總統特朗普,要求將緬甸關稅稅率從40%降至10%至20%。他同時表示,如果需要,準備派一個談判團隊前往華盛頓。
當地時間7月10日,在美國威脅對巴加征關稅后,巴西總統盧拉表示,巴西將與美國進行關稅談判,若無效將采取對等反制措施。截至當地時間10日,巴西已從外交、經濟、政治、國際輿論等多個方面等入手準備,全面應對美國發起的關稅戰。盧拉強調,如果談判無效,會根據巴西《經濟互惠法》規定,采取對等反制措施,向美國出口巴西產品征收50%關稅。9日晚,巴西外交部已以該信件“具有冒犯性且包含事實錯誤”為由,宣布將其正式退回。
7月7日,在美國首都華盛頓白宮,白宮新聞發言人卡羅琳·萊維特在記者會上展示特朗普致韓國總統的信函。圖片來源:新華社
當地時間7月10日晚,加拿大總理卡尼在社交媒體發文回應特朗普宣布自8月1日起對加拿大進口商品征收35%關稅的決定。卡尼表示,將在與美國的談判中,繼續捍衛加拿大工人和企業的利益,并努力在截止日期前達成協議。
7月11日,外交部發言人毛寧主持例行記者會。有記者問:近日美國方面表示,將自8月1日起對巴西征收高達百分之五十的高額關稅,批評巴美貿易不公,并要求巴方立即停止在國內的政治迫害,請問中方對此有何評論?毛寧表示,主權平等、不干涉內政是《聯合國憲章》的重要原則,也是國際關系的基本準則,關稅不應當成為脅迫、霸凌、干涉他國內政的工具。
8月1日關稅大戲
真的會謝幕嗎?
7月9日是美方3個月前預告的暫緩“對等關稅”截止日期。7日,特朗普簽署行政令,延長“對等關稅”90天暫緩期,將實施時間從7月9日推遲到8月1日。那么,特朗普選擇此時發“關稅信函”用意為何?8月1日關稅大戲真的會謝幕嗎?
可以看出,針對不同國家的談判情況,美國的“關稅信函”暗含不同的目的,但根本目的只有一個——談判施壓。
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研究員高凌云分析,除了施壓之外,特朗普還希望以一種白紙黑字的方式,扭轉他在關稅談判中反復不確定的形象——用文件的形式來約束行為,暗示這是“最后通牒”,自己不會再變卦。
當前美國政府已經明確提出,新的關稅稅率將于8月1日起正式生效,在此之前,各國仍有談判的余地。這一次,特朗普不僅推遲了時間,還搞出“關稅信函”給各國設定新稅率,可謂一拖再拖,暴露出美國政治決策的不確定性。
再者,關稅生效的時間從7月9日延后至8月1日,甚至超過了三周。這個小細節透露出,美國著急了。關稅談判遠比特朗普預計的要棘手,僅僅兩周時間,不夠美國去處理這樣一個亂攤子。
CNN稱,在7日晚被問及8月1日的新截止日期是否“確定”時,特朗普稱:“我會說這是確定的,但并非100%確定。如果他們打電話說想以不同的方式做一些事,我們將對此持開放態度。”
可以說,白宮在稅率水平、暫緩期限、生效時間等多個問題上幾度變臉,將反復無常玩到了極致。
在英國《金融時報》看來,“這場關稅游戲仍處在它的初期階段……而這根本不存在截止日期,對此沒有人會感到吃驚”。
俄勒岡州聯邦參議員羅恩·懷登認為,這些“威脅信”只是把“關稅苦難”又延長了一個月。在此期間,美國經濟將基本被“凍結”,因為各大公司首席執行官、外國領導人和消費者都不清楚美國在貿易方面的實際政策。
“特朗普開創的談判術使他的關稅威脅越來越不可信,甚至降低了我們的貿易伙伴對我們做出妥協的意愿。”
與此同時,聯合國和世界貿易組織的合設機構國際貿易中心執行主任帕梅拉·科克-漢密爾頓也警告,美國政府近日宣布的關稅相關決定將進一步增加不確定性和不穩定性,損害世界經濟,最貧困國家或將受到最嚴重的沖擊。
她同時強調,從長遠來看,美國的關稅措施也將對其自身經濟產生負面影響,并削弱美國和主要貿易伙伴之間的信任,最終將“沒有贏家”。
綜合來源:央視新聞、新華社、財聯社、玉淵譚天、中新網、環球網
上游新聞綜合 編輯 楊雁琳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