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大國掉隊了,一個老鄰居在“低空飛行”,而咱們,正站在局勢的十字路口,決定是拉一把、穩一穩,還是悄悄筑好籬笆、坐看天變。
但我得挑明一句:別高興太早,也別擔心太快。遠東這盤棋,沒人能一招吃定。
先從那片地說起。
700萬平方公里,聽著嚇人,但冷得像冰箱、空得像原野。全區人口不到中國的一個省,經濟產值還不如中國一個城市。GDP才1800億美元,連上海一年的財政收入都趕不上。可就是這么塊地,資源裝著車往中國送,森林、天然氣、礦石,一車車跨境,是咱們的“能源保險庫”。
但保險庫的鑰匙,正握在一個搖搖欲墜的老大哥手里。
俄烏戰爭燒了三年多,軍事預算飆到2000億美元,不止燒光了經濟底子,也燒散了地方的信心。現在的遠東,電力都要靠中國援建的機組維持,天然氣管道沒中國投不動,港口沒中國人氣都聚不起來。
說白了,俄遠東已經在某種程度上“嵌”進了中國經濟里了。可“嵌得深”不等于“握得穩”。
問題來了:如果哪天,這位老大哥撐不下去,手一松,那700萬平方公里,會不會變成世界的角斗場?
別說不可能,蘇聯解體時你也想不到烏克蘭會變成戰場,格魯吉亞會和俄羅斯干架。歷史的教訓清清楚楚:巨人倒下時,身上的地盤可能不是碎裂,而是誘惑。
美國當然等著這一天。美國不是怕俄羅斯強,而是怕它“只強一半”——亂但沒碎,弱但有核。這樣它就能在亂局中插旗子,搞基地,扶代理人,最重要的——把中國拖下水,一起沉。
日本?眼睛早就在北方四島和庫頁島轉悠。別忘了日本是二戰戰敗國,嘴上講和平,軍力卻一年比一年飆,經濟制約不了,地緣爭不贏,只能靠別人的失誤制造機會。
歐洲和中亞國家也都在算賬——能源誰接盤?商道重構?難民涌來?這不是地理問題,是切身利益。
那中國怎么辦?
說句直白的:必須未雨綢繆,但不能露刀光劍影。
第一,穩合作。咱們現在是遠東第一大投資方、第一大貿易伙伴、第一大基礎設施承包商——你可以說俄羅斯在這塊地上活著,是靠咱們的“輸血”。但未來能不能續命,不光看咱有沒有血,還得看咱輸的方式——該簽的長協要簽,該鎖的權益要鎖,投資要跨政權保護,這不叫“占便宜”,這叫理性防抖。
第二,防外插。聯合巡邏、反滲透、邊境管控得拉起來。現在還沒亂,但亂的時候,一群打著“自治”“解放”的旗子闖進來,咱要有本事把他們擋在鐵絲網外。記住,不是打仗,是未動先固。
第三,塑規則。我們不是圖那塊地,而是圖它不亂。遠東不出事,東北就安穩。遠東不翻船,中國的西伯利亞戰略通道才不會中斷。我們不是要當“新主人”,而是要當“穩定壓艙石”。
這是國家級別的心態轉變——不搶,不伸手,不掉以輕心。我們要的是“安全邊境+穩定市場+清晰規則”,不是“新殖民地”那一套。
最后說句狠的。
大國博弈,從來不是靠拿下多少土地贏的,而是靠你能不能在局面亂的時候定規則、穩節奏、撐秩序。你一旦站穩了那個定盤星的位置,別人就得圍著你走。
遠東變局不怕變,就怕你沒準備。世界在變,但不變的是——咱得穩得住、看得清、動得早。
這,才是面對未來十年的中國智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