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網友發帖,廣東一名00后小伙子第一次坐飛機,因為太開心,一口氣發了18條朋友圈,結果悲劇了…
他萬萬沒有想到,自己本來只是想分享自己喜悅的心情,結果卻遭到了好友列表里的人的背刺。
一名好友將他的朋友圈截圖發布到了網上,并評價:“雖然我沒坐過飛機,但不妨礙我覺得這種行為真的很low。”
我個人覺得,這位朋友的做法真的很不妥當,如果你看不慣人家發18條關于坐飛機的朋友圈,那你可以選擇屏蔽他的朋友圈,或者可以去和對方溝通,說出你的想法,而不是在網絡上對他進行嘲笑。
而且我覺得這位坐飛機的小伙子的行為一點也不low,熱愛生活,活力滿滿,有什么不好?難道我們只有大半年不發一條朋友圈,或者朋友圈設置三天可見這種行為才是真正的好嗎?
- 這究竟是咋回事?
我們來看看該網友提供的信息,這就是一個朋友圈發帖截圖。
從截圖的內容來看,這名朋友圈的發布者,顯然沉浸在自己的喜悅中。但是,文筆顯得一般,就是短短幾個字,來描述自己復雜愉悅的心情。甚至飛機上有吃的、要關機了,這種信息也同步發出來。
針對此事,有網友表示,快樂分享錯了人,就變成了炫耀。悲傷分享錯了人,就變成了笑話。我曾經也喜歡分享朋友圈,總覺得只是記錄自己當時的心情,可是發出來后,關注你的人,有的嘲笑有點欣賞,現在也40了,我覺得不發最好,也不想別人知道自己在干嘛,感覺對生活確實少了一點什么激情 畢竟我們這種不喝酒不打麻將,沒得什么愛好的人,發朋友圈只是對自己的熱愛而已。
有網友評論,年輕時候喜歡發朋友圈,現在年齡大點了才體會到, 其實真朋友就那一兩個,剩下的熟人很難共情你的喜怒哀樂,大家都很忙沒空關注你。不如發到社交平臺,雖然大家都很陌生,但總能碰到那一刻的同頻的心靈。
曾經有人說,越是缺什么,就越會在朋友圈曬什么。開篇網友說,這句話應該改成:自己越缺什么,才會越覺得別人在炫耀什么。
其實,關于朋友圈發什么內容,一直都存在爭議。有人認為順其自然,有人建議克制。也有人表示,喜歡不喜歡看是別人的事,高興了發不發朋友圈是自己的事,這么小又不影響什么的事都要考慮別人高興不高興,累不累,自己開心就好。
總之,朋友圈發什么,說到底,重點是會給你帶來怎樣的影響。身份職位圈子,這些決定發什么內容。于是,有人干脆關閉朋友圈,沉默是金,特別是體制內的,大抵如此。
對此,你怎么看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