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法治日報
法治日報全媒體記者 邢東偉 翟小功
夏日的儋州市中和鎮,東坡書院載酒亭畔的蓮池泛起漣漪。這座始建于北宋紹圣五年的書院,經多次重修擴建,在近千年后依然延續著蘇軾講學傳道的文脈。
隨著文旅融合深入,東坡文化資源的保護面臨新挑戰。今年6月10日,《儋州市東坡文化資源保護利用規定》(以下簡稱《規定》)正式施行,這是海南首部東坡文化專題的地方性法規。
《規定》共21條,明確通過三級責任體系、數字賦能、多元投入等創新舉措,系統性保護與活化利用東坡文化資源,讓東坡文化在新時代煥發新活力,為海南自貿港文化建設打造獨特的“東坡名片”。
促進文旅深度融合
東坡文化是千年古郡儋州的文化名片。公元1097年,年過六旬的蘇東坡渡海抵瓊,棲身桄榔林中。《瓊臺紀事錄》載:“宋蘇文忠公之謫儋耳,講學明道,教化日興。瓊州人文之盛,實自公啟之?!?/p>
省委、省政府對東坡文化保護利用工作長期高度重視。海南省第八次黨代會報告明確提出要“保護和利用好東坡文化”,省領導就挖掘、整理和保護東坡文物資源作出系列批示。
2023年,省委辦公廳、省政府辦公廳印發了《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創建海南文明島五年行動方案(2023—2027年)》,行動方案提出了“傳承和發展東坡文化,彰顯文化自信,使其成為展示海南文化的亮麗名片”的要求。
2024年5月,省政府辦公廳印發了《海南省東坡文化保護利用三年行動方案(2024—2026年)》,要求全面推動海南省東坡文化保護利用開發工作,提煉和展示東坡文化,推動東坡文化實現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推進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發展。
近年來,儋州以東坡文化保護利用三年行動計劃為抓手,建設完成東坡光郎庵紀念館,加快推進儋州故城城門修繕工程等基礎項目,舉辦第二屆東坡文化旅游大會暨第十四屆東坡文化節,成功打造東坡文旅品牌,推動東坡書院5A級景區創建,東坡文化保護傳承工作取得重大進展。
“東坡文化保護利用工作需要立法賦權,與時代協調發展。”儋州市人大法制委主任委員、常委會法工委主任尋子龍表示,儋州作為東坡文化的傳承地,應當依托中國特色自由貿易港建設的制度優勢,借鑒其他省市的先進立法經驗并結合實際情況,把東坡文化保護利用的新要求、新舉措、新經驗,通過立法形式加以固定,增強保護利用措施的規范性和約束力。
2024年3月立法工作啟動以來,儋州市旅游和文化廣電體育局聘請立法團隊開展實地調研。團隊先后走訪儋州及周邊市縣東坡文化遺產地,深入考察東坡文化保護現狀;橫向研究眉山、惠州、黃岡等11個文化名城的地方立法經驗。
隨后,起草組結合調研成果與儋州實際,組織多輪專題研討,廣泛征求政府部門、鎮街、專家及基層意見,經七個月打磨形成《規定》草案,經市政府第73次常務會議審議通過。
2025年5月8日,儋州市十六屆人大常委會第二十五次會議表決通過了《規定》,同年5月28日經省第七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八次會議批準予以公布施行。
構建完整保護體系
《法治日報》記者注意到,《規定》共21條,不分章節,自2025年6月10日起施行。這是儋州市獲得地方立法權以來制定的第三部法規,也是全省首部東坡文化專題內容的法規。
《規定》開篇明確立法目的,即加強東坡文化資源保護利用,傳承弘揚東坡文化。同時,明確市人民政府負責本行政區域內東坡文化資源的保護、挖掘、傳承、利用工作,組織開展與其他東坡文化資源所在地的交流與合作。
如何精準界定東坡文化資源范疇,確保東坡文化“應保盡?!保俊兑幎ā诽岢?,儋州市與北宋文學家蘇軾相關的,具有歷史、文學、藝術、科學等價值的物質和非物質文化資源。
“不僅涵蓋書畫、碑帖等可移動文物,東坡書院、桄榔庵遺址、東坡井等不可移動文物,還將東坡傳說(儋州)、東坡肉烹制技藝、東坡玉糝羹烹制技藝、東坡笠屐制作技藝等非物質文化遺產納入其中,實現對物質與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全方位覆蓋,構建起完整的東坡文化資源保護體系。”尋子龍說。
在權責劃分上,《規定》形成“市—部門—鎮(村)”三級聯動機制,建立多層面保護體系。首先,市人民政府作為主導,將東坡文化資源的保護利用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其次,旅文部門負責對東坡文化資源的保護利用實施監督管理,發展改革、自然資源和規劃、公安、綜合行政執法等職能部門各司其職;最后,鎮政府、辦事處落實屬地責任,村(居)民委員會予以協助。
此外,保護措施則形成“規劃-名錄-安全”三重防線,包括多部門聯合編制保護利用規劃、建立市級保護名錄、制定防范和安全應急預案。
值得一提的是,《規定》創新建立預防性保護機制,旅游文化主管部門初步確認具有保護價值但尚未列入保護名錄的東坡文化資源,應當確定為預先保護對象,采取預先保護措施,并適時增補列入東坡文化資源保護名錄。
針對核定公布為各級文物保護單位的東坡文化遺址遺跡保護區域,《規定》要求按照依法劃定并公布的保護范圍、建設控制地帶和風貌協調區,實行分層次保護。新增補為文物保護單位的東坡文化遺址遺跡保護區域,應依法及時劃定并公布。市政府應當為不可移動的東坡文化遺址遺跡設置保護標志。
推動東坡文化傳承
在第二十五屆海南島歡樂節閉幕式上,情景歌舞《定風波》通過情景對話和舞蹈的方式對東坡文化做出了創新表達,生動展現蘇東坡與海南不解之緣,呈現出一場別開生面的視聽盛宴。
推動東坡文化傳承,是本次立法的落腳點?!兑幎ā饭膭钌鐣α客ㄟ^投資、捐贈、資助、志愿服務、提供技術服務或者提出建議等方式參與東坡文化資源保護利用,建立健全東坡文化資源保護利用多元投入機制。
《規定》提出,符合國家規定開放條件的東坡文化遺址遺跡,依法向社會公眾開放。旅游文化、投資促進等主管部門及鎮政府、辦事處應當鼓勵社會資本合理利用東坡文化資源開展以弘揚東坡文化為主要內容的各類活動。
在尋子龍看來,《規定》在利用發展上提出諸多創新舉措。其中,推動打造東坡文化品牌,融合儋州調聲等本土特色文化,鼓勵開發、推廣具有東坡文化主題的文旅融合產品及文創衍生品,支持東坡演藝產業專業化、規?;?,推動形成一體化發展特色旅游產業集群,培育文旅融合創新發展新模式。
《規定》要求旅游文化主管部門應支持東坡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的代表性傳承人開展傳承、傳播工作。加強東坡文化教育,鼓勵東坡文化進校園,組織開展東坡文化研學實踐教育活動,讓東坡文化在新時代煥發新活力。
《規定》鼓勵東坡文化保護機構運用數字技術搭建展示系統與共享數據庫,將遺址遺跡、文物等進行數字化轉化,推動資源整合與開放共享。通過構建數字傳播矩陣,拓寬文化傳播邊界,激活文化產業發展新引擎,以數字技術催生新質生產力,實現東坡文化的創造性轉化與創新性發展。
“《規定》施行后,市旅文局作為本部法規的主要實施單位,將從加強宣傳普及、編制專項規劃、建立保護體系、推動多維融合、強化實施監督等方面推動落實。”儋州市旅游和文化廣電體育局黨委委員、副局長郭益華表示。
據郭益華介紹,儋州市旅文局將通過開展線上線下普法宣傳,提升《規定》的知曉度與認同感。加快編制《東坡文化保護利用專項規劃》。全面摸清東坡文化遺址遺跡、文獻典籍、民俗技藝等底數,分類編制市級保護名錄。支持打造東坡文化主題文旅項目、研學產品、文創IP等。定期巡查東坡文化資源保護責任落實情況,保障《規定》有效執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