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天津日報
記者 | 萬力聞
7月的天津,空氣中彌漫著灼人的氣息
中暑,最易在高溫天氣下出現
而作為中暑程度最嚴重的熱射病
若處理不及時,死亡率高達70%
什么是熱射病?
為什么老年人更要警惕熱射病?
應該如何自救?
天津市第三中心醫院重癥醫學科
主任醫師高心晶
給予了專業的解讀
當老人不喊“熱”時
85歲的張奶奶夏天從不怕熱,冒著正午的高溫出門遛彎,被人發現時,老人已經意識模糊地癱倒在路邊。送醫后確診為熱射病,迅速引發多臟器衰竭。雖經全力搶救,老人至今仍在ICU里與死神拉鋸。
熱射病是重癥中暑的一種類型。高主任強調,相比年輕人,老年人往往體溫調節功能受損,還伴有多種基礎疾病,高溫天氣,即使在室內也容易發生非勞力性熱射病。
為何老年人成“重災區”
“熱射病是指‘核心溫度’高,并非只有感到炎熱時才會發病,也不是說被太陽曬才會得病。”
高主任告訴記者,從今年4月開始,天津市第三中心醫院的重癥醫學科就開始收治熱射病的病人,其中不少是身體狀態較差,有基礎病的老年人。致病原因往往是老年人體溫調節中樞功能衰退,?明明環境又熱又悶,卻往往不覺熱甚至畏寒?,抵觸開空調和選擇在高溫時段外出活動。在急救時發現,很多老年熱射病人由于體溫中樞受損,核心溫度飆升時,體表反而無汗,甚至有些老人手腳還是偏涼的。
對此高主任強調,對于老年人來說,如果當天氣溫高、濕度大,一定要注意把室溫降到一個合適的水平,比如28度,而不是以個體主觀感受為準,尤其是身體比較弱、表達不清的老年人,家屬要盡早把室溫控制在合理的范圍,不要等熱得不行了再去開空調。
“熱射病的診斷來自于核心溫度,但體溫表和核心溫度并不是總一致。”高主任介紹,核心溫度飆升時,會有無汗的癥狀?——這恰是熱射病的典型信號。如果病人是熱射病的高危人群,又有頭暈、惡心等熱射病的臨床癥狀,可以摸一下頸側、腋窩、大腿根部這些深層血管密集區,體溫偏高,就可能是熱射病。
今年高主任接診的老年患者中,不少人送醫時家屬堅稱“老人不熱”“家里挺涼快”,殊不知高熱狀態,病人的血液和細胞已被煮到“半熟”,導致永久性器官損傷。
熱射病高危人群有哪些
高主任介紹,包括醉酒、近期感冒發燒腹瀉、服用如抗抑郁、治療帕金森等誘發熱射病藥物、肥胖人群、高強度運動者、孩子和天生不耐熱等人群,都是熱射病的高危群體。很多病人送醫時已經是非常嚴重的多臟器功能衰竭,而一旦到達這種程度,病死率非常高,即使搶救成功,可能大腦也會受終生損害。
現場應該怎樣急救處理
“應該馬上把衣物解開,用溫水擦身,再用風扇吹一吹,把人放置在陰涼的環境下,意識清醒的狀態下盡量多喝些水,同時撥打120,盡快把病人送到醫院就診……”高主任解釋,要從內到外地降溫,“外”是用毛巾蘸水擦頸動脈、腋下和腹股溝等血管豐富的地方;“內”是要快速地補液補水,改變血液黏稠狀態,從而把溫度降下來。
高主任強調,一旦發現有輕微中暑的癥狀,應該立刻降溫,而不是束手無策地等待醫生到達,早期及時降溫,將核心溫度降下來,才能最大程度地減少臟器損害和并發癥。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