護漂隊員全程守護。田豐攝
七月暑氣蒸騰,商城縣西河景區迎來了一年中最“熱鬧”的時刻。——蜿蜒曲折的河道上,一艘艘皮劃艇如離弦之箭,乘著奔涌的水花飛馳而下,游客們此起彼伏的歡笑聲、沖過險灘時的驚呼聲,混著湍急水流的轟鳴交織成沸騰的交響……
“太刺激了!”來自安徽的大學生周樂,渾身濕透卻興奮得滿臉通紅,“水清得見底,涼得透心,特別是沖過那幾個連串險灘時,心都快提到嗓子眼了!這才是夏天該有的樣子,解壓又帶勁!”
金剛臺峽谷漂流全長6公里,總落差近200米,1米以上的落差50余處,素有“豫南高山峽谷第一漂”的美譽。自2014年啟漂以來,與別地相比,其獨特之處在于水源取自山澗清泉,不僅水質澄澈見底,且即使在盛夏正午,水溫也保持在宜人的20℃左右;加之河道天然形成的巨大落差,密集分布的急彎與陡坡,讓游客全程都能沉浸式體驗驚險與刺激。
“7月份以來,開漂日游客天天爆滿。”該景區常務副總經理胡漢林介紹,“為了給游客更好的體驗,景區全員上崗,還從周邊村子聘請了200名護漂員,配備了200名沿途安保和后勤保障人員,負責停車場引導、游客咨詢、應急處理等。此外,每日達8000人上限后,我們會啟動限流措施。持續3個半月的漂流季,預計游客總量將突破15萬人次。”
漂流的火熱,不僅僅停留在河面上。這股“熱浪”早已涌上岸邊,實實在在地“流”進了沿線村民的錢袋子里。
10日中午時分,靠近漂流終點的“人間美味”農家樂里,老板鄧坤洋正在灶臺前揮鏟忙碌:“最近天天滿座!尤其是周末,不提前幾天訂座根本排不上號!全國各地的游客一撥接一撥來,咱把地道農家菜做好、住宿衛生搞好,生意自然紅火!”
鄧坤洋的經歷并非個例。如今,金剛臺峽谷漂流就像一條黃金紐帶,不僅帶動了沿線50余家農家樂、民宿,更激活了漂流用品售賣、小吃攤點、土特產銷售等一整條產業鏈。據不完全統計,這股漂流經濟已惠及周邊5個鄉鎮、12個村莊的上千名群眾,在家門口實現穩定增收。“以前在家閑著沒事干,現在靠這個攤位每月就能賺個3000來塊。”商戶張玲大姐邊招呼著游客,邊跟筆者攀談道。
漂流河道全流域實時監控。葉祖妍攝
為接住這波“流量”,西河景區在提升服務與保障安全上下足了功夫:推出線上預約購票及優惠活動;擴建800㎡遮陽候漂區,增設直飲水機、充電樁、降溫噴霧設施;投入150萬元布設50個高清攝像頭+紅外感應設備,覆蓋河道險灘、彎道等地;建立漂流艇“一艇一碼”電子檔案,強制每日安檢+趟次檢修……
此外,商城公安、交警、文旅等13個職能部門也形成聯動合力,為漂流旺季筑牢了一張全方位的保障網。如在景區周邊設立臨時執勤點,高峰時段增派人員疏導擁堵車輛;定期對農家樂、小吃攤進行檢查,規范市場經營秩序,化解消費投訴糾紛;設置醫療急救點,配備專業醫護人員和急救設備等。
近年來,商城縣充分挖掘自身的自然資源和歷史文化底蘊,積極打造文旅品牌,從荷塘打卡到漂流休閑,從果園采摘到產銷融合……以多元產業編織起夏日經濟的“增收網”。據統計,今年上半年,商城縣旅游接待總人數達391萬人次,旅游綜合收入突破26.1億元,文旅產業已成為帶動縣域經濟發展的重要引擎。
“我們不僅要讓西河漂流‘火’在當下,下一步,更要通過持續優化服務、筑牢安全防線,留住游客,帶動更多群眾增收,讓商城的綠水青山真正成為富民強縣的金山銀山。”商城縣政府相關負責人表示。(來源:商城縣委宣傳部 作者:洪蘭)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