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 年 6 月,達拉斯小牛隊與邁阿密熱火隊的總決賽,被視作 NBA 歷史上最具顛覆性的對決。熱火隊坐擁勒布朗?詹姆斯、德懷恩?韋德、克里斯?波什組成的 “三巨頭”,常規賽取得 58 勝 24 負,季后賽一路橫掃凱爾特人、公牛等強敵,奪冠賠率高達 1:1.5。而小牛隊核心德克?諾維茨基已 33 歲,球隊陣容老化,常規賽僅排西部第三,外界普遍認為這將是一場一邊倒的系列賽。
但籃球的魅力正在于不可預測性。首戰熱火以 92-84 取勝,韋德狂砍 29 分,詹姆斯貢獻 24 分 9 籃板,似乎印證了賽前的預測。然而從第二場開始,小牛隊展現出驚人的韌性。諾維茨基在進攻端化身 “德國戰車”,用無解的金雞獨立投籃撕開熱火防線 —— 該系列賽他場均砍下 26 分 9.7 籃板,投籃命中率 48.5%,其中關鍵球命中率高達 61%。
第三場堪稱經典,諾維茨基在第四節單節砍下 12 分,包括最后 15 秒的制勝跳投,幫助小牛以 86-83 逆轉。更令人動容的是第四場,他因高燒至 39 度幾乎無法站立,卻在第四節帶病砍下 10 分,帶領球隊將比分扳為 2-2 平。這一幕成為 NBA 歷史上最具傳奇色彩的畫面之一,隊友杰森?特里回憶:“看到德克拖著病體在場上戰斗,我們沒有理由不拼盡全力。”
小牛隊的勝利絕非一人之功。杰森?特里作為第六人場均貢獻 18 分,三分命中率 42%;肖恩?馬里昂用靈活的腳步成功限制詹姆斯,使其系列賽投籃命中率僅為 47.8%,遠低于常規賽的 51%;泰森?錢德勒則在禁區筑起屏障,場均拿下 9.3 籃板 2.2 封蓋。主教練里克?卡萊爾的戰術布置更是精妙,通過頻繁的擋拆和聯防,打亂了熱火的進攻節奏。
最終小牛隊以 4-2 奪冠,成為 NBA 歷史上第二支在 0-1 落后情況下逆轉 “三巨頭” 球隊的隊伍。這一勝利打破了 “巨星抱團必奪冠” 的定律,也讓諾維茨基躋身歷史前十巨星行列。時任 NBA 總裁大衛?斯特恩評價:“2011 年總決賽證明,籃球始終是團隊運動,智慧與韌性有時比天賦更重要。”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