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態的發展,還是一再說明,應對外部不確定性最好的辦法,就是扎實做好自己的事情。
外部的不確定性還在延續。7月7日起,美國分批向多個國家發出首批關稅信函,稅率高低不等,此后,美國總統特朗普又稱,將對未接到關稅函的國家征收15%或20%“統一關稅”。
國內做好自己的事,則在一件接一件地推進。反內卷、提創新、促消費、健全統一大市場等,尤其是一系列托底基礎民生、穩住消費基本盤的工作,在最近加快了操作節奏。
7月10日,人社部、財政部發布通知,明確從2025年1月1日起,為2024年底前已按規定辦理退休手續并按月領取養老金的退休人員,提高基本養老金水平,總體調整水平為2024年退休人員月人均基本養老金的2%。今年調整增加的基本養老金,將盡快發放到退休人員手中。
最值得關注的是,此次調整繼續采取定額調整、掛鉤調整與適當傾斜相結合的調整辦法,重點向養老金水平較低群體傾斜。按照這一調整辦法,并不是每名退休人員的基本養老金都按照2%的比例進行調整,而是養老金水平較低的調整幅度會高一些,最終每個人實際增長比例各不相同。
要注意的是,這次養老金政策調整,不僅僅是保證基本民生的體現,更體現了促進消費的一個新的基本思路。這樣的做法,不僅完善了社會公平,更是穩住了基礎消費。
進一步思考,用財政政策來穩定經濟發展速度的思路,其實也開始發生變化,從以前的單純關注拉動投資,到現在的關注投資效率,并且更加向拉動消費傾斜,而在拉動消費上面,又更多地向低收入者傾斜,公平和效率兼顧。
和適當調整養老金額度一樣的是,最近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關于進一步加大穩就業政策支持力度的通知》,也是體現了公平和效率兼顧的思路。
擴大穩崗擴崗專項貸款支持,加大失業保險穩崗返還力度,實施階段性緩繳社會保險費等,都是在給企業減負。還有擴大社會保險補貼范圍,加力落實一次性擴崗補助,目標也是如此,激勵企業穩定就業崗位。
應該說,《通知》的針對性非常強,當我們提到穩就業時,面對的人群,其實就是最需要當前有一份工作的那部分人群。比如,加力落實一次性擴崗補助,助力的就是吸納16—24歲登記失業青年就業;加大以工代賑力度,指導地方在縣域范圍內謀劃實施一批城鄉融合發展中小型基礎設施建設項目和農業農村中小型基礎設施建設項目,這些項目吸納的,也是相關失業人員、返鄉農民工等群體,更好地解決他們的就業壓力。
穩住這一類人群的工作要求,加強對就業不足人群的社會保障支持,提升就業安全感,這是財政支出杠桿最大的地方,同時,通過照顧社會公平,進而又穩住了這部分人群的基礎性消費,公平和效率得以兼顧。
更重要的是,《通知》強化了就業援助的兜牢底線,加強就業困難人員幫扶,其中大齡、殘疾、較長時間失業等勞動者可按規定申請認定為就業困難人員,享受就業援助政策;保障失業人員基本生活,對生活困難的失業人員及家庭,按規定納入最低生活保障、臨時救助等社會救助范圍。
穩經濟,可以分為多個維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的“穩就業、穩企業、穩市場、穩預期”,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這幾個穩定,都離不開一個基本的穩定,那就是收入的穩定,而保證最需要工作的那部分人的工作,保證最需要收入的那部分人的收入,就是根本中的根本。
要把財政支出的每一分錢都花在最需要的地方,恰恰又是財政促進消費杠桿效率最高的地方,沒有比這更正確的事情了。思路變,則方法變,消費的提升,需要更多更大的杠桿來撬動,保證基礎民生,就是其中一個最基本的杠桿。
責任編輯:徐蕓茜 主編:公培佳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