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塵暴對人類和自然造成了嚴重破壞,影響了全球約3.3億人的生活,從撒哈拉以南非洲,到中國北部,再到澳大利亞等地區,每年有約20億噸沙塵被排放到大氣中。
今天(7月12日)
是第三個“國際防治沙塵暴日”
聯合國大會于2023年6月8日通過決議
將7月12日定為“國際防治沙塵暴日”
旨在提高全球對沙塵暴帶來的
日益嚴重的健康和環境挑戰的認識
中國是世界上遭受荒漠化危害
最嚴重的國家之一
通過積極推進
“三北”防護林體系建設等
重點生態工程
中國在防沙治沙領域
書寫了震撼世界的綠色篇章
為全球荒漠化治理
貢獻了中國智慧和中國方案
俯瞰中國北緯35°-50°的廣袤疆域
“三北”地區曾是
風沙策源地、生態脆弱區
一代代治沙人薪火相傳
摸索出高效的治沙模式
繪就出山河披綠、沙地生金的生態畫卷
黃河“幾字彎”攻堅戰
科爾沁和渾善達克沙地殲滅戰
河西走廊-塔克拉瑪干邊緣阻擊戰
“三大戰役”持續深入推進
以科技與傳統智慧結合
用汗水澆筑綠色希望
1978年以來
經過40多年工程建設
累計治理沙化土地5億畝
累計治理水土流失6.7億畝
工程區森林覆蓋率由5.05%增長到13.84%
45%以上可治理沙化土地得到初步治理
4.5億畝農田得到有效庇護
河西走廊-塔克拉瑪干沙漠邊緣阻擊戰,加強退化林和退化草原修復,確保沙源不擴散 (來源: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林草局生態處)
全球團結
是我們防治荒漠化的最強武器
在防治荒漠化中
預防比恢復更有效
我國也頒布了世界上第一部
《防沙治沙法》
建立較為完善的防沙治沙體系
深度參與《聯合國防治荒漠化公約》事務
積極參與全球生態環境治理
為世界貢獻了智慧力量
(圖源: 國家林業和草原局宣傳中心)
2023年
習近平總書記發出動員令
“要力爭用10年左右時間
打一場‘三北’工程攻堅戰”
自“三北”工程攻堅戰開展以來
累計安排中央投資577億元
實施項目369個
完成建設總任務超1億畝
目前,“三北”地區推廣應用
100多項重點科技成果
機械治沙造林比例接近50%
優良樹種草種使用率超過70%
(圖源: 國家林業和草原局宣傳中心)
2005年8月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首次提出
20年來
在“兩山”理念的影響與指導下
中國的防沙治沙始終堅持
“兩山”轉化、“三綠”并舉、“四庫”聯動
促進提質興業利民
堅持山水林田湖草沙
一體化保護和系統治理
新時代
中國的防沙治沙奇跡
正在不斷續寫
讓中國“黃”變中國“綠”
讓中國“綠”變中國“金”
人人有責
編輯 | 趙寧寧
主編 | 楊公元
監審 | 楊 巍
來源 | 綜合人民網、新聞聯播、中國綠色時報等
部分素材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點擊下方公號名片,閱讀更多科普信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