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青年報客戶端訊(中青報·中青網見習記者 李思 記者 樊未晨)近日,在黨的歷史上第一次中央黨的群團工作會議召開十周年之際,第一屆全國黨的群團工作學術研討會在北京科技大學舉行。該會議以“群團工作理論研究和學科建設”為主題,包含開幕式、主題報告、平行論壇等環節。
彭慶紅進行開幕致辭。北京科技大學供圖。
開幕式上,北科大黨委常委、副校長彭慶紅介紹該校黨建思政和群團工作相關成果,闡述了做好群團工作理論研究與學科建設的重要意義。提出把握政治方向、筑牢理論根基,堅持問題導向、破解發展瓶頸,形成研究合力、構建協同生態,從學科維度、主體維度、方法維度統籌發力,深化群團工作理論研究和學科建設。
趙凱明作主題報告。北京科技大學供圖。
中共湖南省委黨校(湖南行政學院)分管日常工作的副校長趙凱明、中國紅十字總會組織宣傳部副部長于麗穎、中共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黨史教研部副主任王毅、中華女子學院(全國婦聯干部培訓學院)黨委常委、副院長周應江、中建集團黨建工作部副主任李云威、共青團中央青運史檔案館館長胡獻忠等分別作主題報告。
與會專家一致認為,黨的群團事業的高質量發展對群團理論創新和學科建設提出了更高要求,廣大群團工作者要強化使命擔當,加強理論建設和理論自覺,深入研究闡釋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群團工作的重要論述,努力構建中國特色群團工作學科體系、學術體系、話語體系。
據介紹,本屆研討會共設“馬克思主義群團理論與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群團工作的重要論述研究”“黨的群團工作歷史與經驗研究”“群團組織參與基層治理研究”“學校群團組織改革與創新研究”“新時代高校‘鋼筋鐵骨’育人共同體共青團工作創新發展”五個分論壇,共征集論文175篇,200多位專家學者參加會議。
黃志堅分享他70年的學術經驗。北京科技大學供圖。
座談交流環節,我國首位青年學教授、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原領導成員、中國青少年研究會原副會長、93歲的黃志堅以《漫談我的學術人生》為題,結合自己對群團工作學科建設的思考和探索,分享了70年學術生涯中的12項學術印記、12字治學之道,引發與會者的熱烈反響。
來源:中國青年報客戶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