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總統(tǒng)特朗普當?shù)貢r間7月10日在接受美國媒體采訪時表示,美國已經(jīng)與北約達成協(xié)議,將向北約運送包括"愛國者"導彈在內(nèi)的援助烏克蘭的武器,而北約將全額支付這些武器的費用。
△美國全國廣播公司報道截圖
本月1日,美國國防部和白宮曾宣布暫停對烏克蘭部分軍援的消息。多家美國媒體報道說,這一決定源于對美國軍火庫存過度下降的擔憂。
特朗普隨后于7日表示,將向烏克蘭提供更多武器,并于8日批準向烏克蘭運送更多防御性武器。
正在意大利羅馬參加烏克蘭重建國際會議的德國總理默茨10日所說,德國已向美國政府提出購買"愛國者"防空導彈系統(tǒng),打算提供給烏克蘭使用。默茨說,兩國國防部長將就此事進行討論,目前還沒有最終決定。
外交學院國際關系研究所教授李海東在接受中央廣播電視總臺環(huán)球資訊廣播采訪時分析認為,美國此舉有軍事和經(jīng)濟兩方面的考慮。
首先,美國通過軍援烏克蘭,希望在俄烏沖突中以烏方為代價繼續(xù)消耗俄羅斯,借北約之手實現(xiàn)在戰(zhàn)場上對俄構(gòu)成重大打擊的效果,同時,還可以進一步強化歐洲對美國的安全和武器依賴。
其次,過去三年多的俄烏沖突,讓美國成功地將歐洲國家依靠的能源來源從俄羅斯轉(zhuǎn)到了美國。如果烏方在沖突中挫敗,歐俄關系沿著不符合美方意愿的方向發(fā)展,美國不僅會失去在歐洲的主導地位,還會給美國在歐洲的經(jīng)濟利益帶來巨大危害。
路透社援引消息人士的話報道,未來特朗普可能會動用總統(tǒng)權(quán)力,批準向烏克蘭運送更多價值約3億美元的武器,其中可能包括"愛國者"導彈和中程火箭彈。
△路透社報道截圖
針對美國向北約成員國出售武器以轉(zhuǎn)供烏克蘭一事,俄羅斯總統(tǒng)新聞秘書佩斯科夫11日回應后說,美方這一行為"純屬生意",不過"換湯不換藥",歸根結(jié)底是在向烏克蘭輸送武器。
李海東認為,美國的政策一直是在拱火澆油并從中漁利,這些舉措不利于政治解決烏克蘭危機。
美國政府的舉措就是一種拱火澆油、讓俄烏沖突升級的政策規(guī)劃。沖突并沒有像特朗普今年1月剛剛上任時所說的那樣在24小時內(nèi)解決,也沒有如國際社會所普遍預期的那樣逐漸緩和。
相反,烏克蘭危機在步步升級,沿著更危險的方向發(fā)展。隨著歐洲和烏克蘭對俄羅斯的敵意持續(xù)加深,美國下一步可預期會提供更多武器,專注于在戰(zhàn)爭中牟利。軍事方式成為解決俄烏危機的主要方式,而政治解決之路變得越來越難。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