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篇來聊一下烏克蘭最近制裁中國5家公司的事情。
當地時間7月8日,烏克蘭的政府官網發布了一項法令,內容為對5家中國公司進行制裁。
制裁理由是,烏克蘭方面認為這些公司為襲擊烏克蘭的俄羅斯無人機供應零部件。
而制裁手段不可謂不嚴厲,分別為凍結在境內資產、吊銷執照、取消正式訪問、禁止轉讓知識產權產品、中止貿易協定、文化交流、科學合作、取消所有烏克蘭國家獎項。
烏方此舉相當于將這些公司給徹底都拉入了黑名單,以后它們是甭想再和烏克蘭這個國家打交道了。
對于這件事情,我在這里談談我的看法。
首先來做一個前情回顧,烏方之所以弄出這一舉動,明面上的理由是他們在7月4日俄羅斯對烏克蘭的空襲中,從被擊落的俄軍無人機里找到了來自中國的零部件。
烏方官員還在社交媒體上展示了一張照片作為證據,上面顯示該零部件是由一家蘇州公司生產,生產日期則是2025年5月23日。
烏方隨后宣稱,他們掌握的證據表明,俄軍無人機里有大量零部件來自中國,而不是此前人們認為的西方,這個比例甚至達到了60-65%。
烏方這么說就是想告訴外界,中國正在用實際行動來對俄羅斯提供支持,并且力度越來越大。
烏方的行動看似很有噱頭,但實際上卻經不起推敲,因為在人們查閱這些企業的自身年報后,發現了不對勁的地方。
那就是烏克蘭制裁的這幾家中國公司中,只有兩家在烏克蘭有一點業務,分別是機械制造企業和精密儀器零件制造商。
前者2024年對烏銷售額為92萬美元,不足年營收0.3%,后者2024年對烏業務占比為0.07%。至于剩下的三家企業,都沒有在烏克蘭的業務。
看到這里便明白了,烏方的舉動其實就是一場政治表演,真實目的并非真的要對中國大張旗鼓地進行制裁,而是通過做出這一姿態來換取外部支持。
至于這個外部支持到底是誰,并不是很多人認為的美國,而是歐盟。
這里面的原因并不復雜,出于地緣政治因素,歐盟一直以來對烏克蘭的支持力度遠大于美國,在今年特朗普上臺后,歐盟對烏援助力度相比以往更大了。
并且在烏克蘭制裁中方公司這件事上,還有兩個地方不得不提,一個是中方此前剛結束訪歐行程。而在這次的行程中,外媒普遍認為中歐當前的主要分歧之一便是地緣安全問題。
這里面的邏輯是這樣的,歐盟一直認為中國是俄羅斯的最大后盾,只要有中國在,俄羅斯就能一直發動對烏克蘭的攻勢。
雖然我們對此早已解釋過很多遍,但這并不能改變歐盟的看法。
另一方面則是,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在最近的會議中表示,中國對俄羅斯的堅定支持正加劇歐洲的不穩定和不安全。
在支持烏克蘭這件事上,馮德萊恩一直是堅定主張者。
所以站在烏克蘭的角度,就能理解這整件事情的來龍去脈了,說白了烏克蘭就是在給歐盟打配合,來發起對中國的責難。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