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特朗普強推的“大而美”法案正式生效,他昔日的戰友馬斯克就直接給特朗普上眼藥了,在自己的社交平臺上發出了一則網絡投票,其內容為是否支持他建立一個新的政黨。
很快,有將近130萬人開始在網絡上進行了投票,而其結果也表示有超過60%的人支持馬斯克建立新黨。
結果這個新黨派在5號剛宣布成立,當天民眾的支持率就達到了40%,這樣的結果直接撕破了美國兩黨一直維護的舊制度的美好幻想。
身為共和黨的代表人,特朗普在看到事態鬧大后,24小時內緊急發文回應,被戲稱終于有情商了。
特朗普或許從未想過,那個曾頭戴紅帽、為他豪擲千金的鐵桿盟友,有一天會調轉槍口,開始和他對著干。
一場名為“大而美”的法案,至今余波未平,它不僅讓前總統特朗普與科技狂人馬斯克徹底決裂,更催生出美國的一個新黨派。
想當初馬斯克和特朗普,曾經好得像一個人。
上一屆大選,馬斯克是特朗普最顯眼的“粉絲”,他戴著那頂紅色的“MAGA”帽子,用真金白銀和巨大的社會影響力,硬生生將許多搖擺州的選票,推向了特朗普的陣營。
特朗普投桃報李,上任后便給了馬斯克一個“政府效率部”負責人的頭銜,并在各種場合將他掛在嘴邊,兩人一度進入蜜月期。
政治的蜜月總是短暫,裂痕,從特朗普政府決定對全球汽車零部件加征關稅時就已出現,這柄大錘直接砸在了馬斯克的特斯拉身上。
而真正讓兩人反目成仇的,是最近通過的“大而美”法案,這項法案幾乎將馬斯克在“效率部”的工作成果一筆勾銷,更要命的是,它取消了對電動汽車行業的各類補貼和清潔能源支持。
這對特斯拉而言,無異于釜底抽薪。
馬斯克怒不可遏,痛斥法案“令人作嘔”,憤然離職,隨后,這對昔日盟友在網絡上掀起了一場激烈的罵戰,馬斯克說,沒有我,你根本當不上總統,特朗普則回敬他“已經瘋了”。
雖然馬斯克后來為自己的過激言論道了歉,但梁子,算是徹底結下了。
在“大而美”法案通過之前,馬斯克就曾放話:法案一旦通過,他就成立新黨。
所以當法案以51:50的微弱優勢驚險過關后,他也立刻兌現了承諾,一個網絡投票被迅速拋出,問題簡單直接:我組建新黨,你支持嗎?
結果令人咋舌,近130萬參與者中,超過六成人投了贊成票,另一份更嚴謹的媒體民調也顯示,即便新政黨八字還沒一撇,連正式注冊都沒有,卻已有四成的美國人表示愿意支持。
要知道,這背后幾乎沒有任何傳統媒體的宣傳造勢,這股憑空而起的民意,讓所有人都感到了不安。
面對馬斯克新黨的洶洶來勢,所有人都等著看特朗普的笑話,或是他標志性的暴怒。
特朗普的回應卻出人意料地克制,甚至可以說“情商”極高。
他先是輕描淡寫地將馬斯克的舉動稱為“相當荒謬”,緊接著又話鋒一轉,故作痛心地表示,自己對馬斯克的“徹底脫軌”感到“難過”。
他解釋說,馬斯克之所以失控,是因為自己取消了電動汽車補貼,而這件事馬斯克早就知道。他反復強調,自己做的一切,包括拒絕馬索斯克推薦的人選去執掌NASA,都是為了美國的國家利益。
這套組合拳,堪稱教科書級的“太極”防御,社交媒體上的輕視,是為了麻痹對手,而口頭的懇切,是為了安撫內部的焦慮,最關鍵的是,他成功地將自己塑造成了一個為國為民、不計個人恩怨的領袖形象。
但一天之內兩次高調回應,也恰恰暴露了他對這件事的高度緊張。
馬斯克這次想在美國政壇掀起一場革命,但他面對的,是運轉了兩個多世紀的系統所筑起的三道銅墻鐵壁。
他面臨的第一堵墻,就是美國的制度,要知道美國的選舉規則,從一開始就不是為第三條路準備的,“贏者通吃”的原則、精心劃分的選區、高達數千萬的有效簽名門檻,這一切的設計,就是為了確保權力在兩黨之間循環。
而第二堵就是大家都想分一羹的利益,民主黨和共和黨看似斗得你死我活,但當有外人想闖進來分蛋糕時,或許他們會瞬間變成最默契的盟友。
你看,共和黨的強硬派已經發出威脅,要讓馬斯克變成一個“沒有國家的人”,而民主黨那邊,一邊竊喜共和黨內部分裂,一邊又開始擔心,馬斯克這個“中間派”會吸走自己陣營的溫和選民。
而這最后一堵墻,或許就是馬斯克自己,他那龐大的商業帝國,既是他的鎧甲,也是他最致命的“阿喀琉斯之踵”。
因為SpaceX的訂單,有相當一部分來自聯邦政府,特斯拉的壯大,離不開國家的充電設施和政策扶持,X平臺,更是時刻處在監管機構的顯微鏡之下,而這些曾經的優勢,如今都成了可以被隨時拿捏的把柄。
如今華爾街已經打響了第一槍,就在馬斯克宣布組黨的當天,一位與特朗普關系匪淺的投資人,悄然叫停了一支與特斯拉深度掛鉤的ETF基金。
他的理由說得冠冕堂皇:擔心馬斯克精力分散。但誰都看得出來,這是一次精準的警告,一次對馬斯克政治野心的商業絞殺,它在告訴所有人:站隊馬斯克,就要做好被整個體系報復的準備。
或許在這次的黨派之爭中,馬斯克最終連一個國會席位都拿不到,“美國黨”的喧囂也會很快歸于沉寂。
但從另一個層面看,他已經贏了。
這場行動的意義,不在于奪取權力,而在于它像一種思想病毒,永久性地感染了美國社會,馬斯克用一次聲勢浩大的行為藝術,戳破了那個“兩黨體系牢不可破”的神話。
他為民眾心中積壓已久的憤怒——對天文數字的國債、對不斷縮水的生活、對兩黨政客無休止的扯皮——找到了一個宣泄的出口,并向所有人證明,這股力量足以讓政治頂層感到恐懼。
所以,特朗普口中的那句“難過”,或許并非全是表演。
他真正害怕的,不是多了一個難纏的對手,而是發現,原來民眾已經開始相信,這個他們賴以生存的政治體系,并非不可觸碰。
一顆懷疑的種子已經種下,它將在沉默中生根發芽。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