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湖州7月12日電(胡豐盛)減速版蹦極臺上,繩索緩緩下滑,不再是自由落體式的驚叫現場;爬山自動扶梯上,游客談笑風生,20分鐘輕松登頂;水深不足1米的漂流區里,年輕人“躺平”在水面,隨波逐流……眼下,中國年輕人的社交平臺上,一場以“窩囊”為名的旅游潮流正悄然興起。
這個曾經的貶義詞,如今成了年輕人追捧的旅游新標簽。
在浙江省安吉縣山川鄉某景區,減速版蹦極項目前排隊的人群成了2025年暑期一道獨特風景。與傳統蹦極的驚險刺激不同,這里的體驗者被繩索緩緩放下,如同羽毛飄落。“好窩囊但好喜歡!”現場,一位剛體驗完的“00后”上海女生徐飛飛笑著告訴同伴,“視頻加速一下就能發朋友圈了。”
變化帶來了實實在在的客流。減速版蹦極推出后,當地游客數量翻了五六倍,節假日期間日均體驗人數超過200人次。在安吉縣的漂流區,“窩囊漂流”更是顛覆傳統——平均水深0.5米至0.8米,游客無需劃槳搏擊激流,只需穿上特制救生衣,就能“窩在山水里,神游天地間”。
2025年7月,浙江安吉,年輕人身著救生衣,浮在水面上,體驗“窩囊漂流”。安吉縣委宣傳部供圖
而在安吉周邊的杭州天嶼山、臺州神仙居等地,“無痛爬山”自動扶梯讓登山變得前所未有的輕松。每人10分鐘登頂的體驗,吸引了不少年輕人購買。
“窩囊旅游”的爆發絕非偶然。中國某旅游平臺調研顯示,62%的年輕人將“能出片”列為體驗選擇的首要標準,遠超“刺激程度”的占比。在短視頻時代,“半吊子勇敢”成了可炫耀的社交資本。
“放松精神躺在水上,頭上綠樹成蔭,下面溪水冰冰涼涼,有種放空一切的感覺。”一位剛體驗完“窩囊漂流”的“90后”杭州女孩謝瑩展示了自己的照片。她的照片里,綠蔭底下,自己如一片落葉漂在平靜水面,顯得異常悠閑。
“窩囊旅游三件套”——“窩囊蹦極”“窩囊爬山”“窩囊漂流”的迅速走紅,精準擊中了當代年輕人“又菜又愛玩”的心態。“以往印象中,游客漂流都是坐在橡皮艇上,水流很急,追求刺激。”安吉經營“窩囊”漂流項目的負責人張帆說,“窩囊旅游”的走紅,實質上是恰好滿足了年輕人對“悅己”“放松”“反差”的消費需求,“我們發現游客要的是‘被自然懷抱’的溫柔體驗。”
張帆透露,在周末高峰期,“窩囊漂流”項目日均客流量可達六七千人。
中國旅游研究院科研管理部主任戰冬梅認為,“窩囊項目”作為適應市場的新嘗試,體現了景區對游客細微需求的敏銳捕捉與滿足,迎合了游客個性化訴求,也吸引了大量人氣。不過她認為,當前旅游市場普遍存在產品同質化問題,也亟須通過差異化策略來突破,特別是針對不同年齡層、不同地域及興趣偏好的游客群體進行細分,定制特色線路。(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