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7月7日,“八一電影制片廠”抗戰主題影視片混剪 “永不敢忘!”投放后,我就知道2025年暑期檔的“歷史課”來了!
我小時候一到暑假就看《地道戰》《地雷戰》《閃閃的紅星》,長大了看《四渡赤水》《大決戰》《大進軍》,感覺很多抽象的歷史課都是在這些電影中具象化。
雖然說“八一電影制片廠”在2018年后,變成了“解放軍文化藝術中心影視部” (對外仍稱八一電影制片廠)片子質量下滑得厲害,可看大型的歷史劇,還是要找“八一廠” 。
今年的暑期檔,“八一制片廠”和“中央電視臺”準備將2022年底就在“薪火相傳·華章永續”片單合集中亮相的《浴血榮光》抬上來。
為什么在這要提“薪火相傳·華章永續”這個片單?
因為這個片單中的8部電視劇,目前已經爆了3部,《狂飆》《大山里的女校》(山花爛漫時)《南來北往》都是高分熱劇。
原本《浴血榮光》立項也特別早,在2021年初就已經備案了,是為“紀念毛澤東誕辰130周年”創作。
但是這部劇為了做到 “所有拍攝情節與人物得到最大程度還原” ,經歷了耗費時間的調研走訪,270天輾轉各地的拍攝,和9個月的后期制作,最終拖到今年才上線,我個人對這部劇還是很期待!
首先時間線選的很有亮點,《浴血榮光》從1927年國共兩黨合作破裂后開始講述,這段時間發生了很多大事件,比如“中國共產黨”經歷了多番的“大逮捕、大屠殺”,從1927年初到1928上半年,被殺的共產黨員和革命群眾達到31+萬人。
當“白色恐怖”籠罩著年輕的中國共產黨時,毛澤東指出:“革命失敗,得了慘痛的教訓。”接著就發動了工農武裝起義,于是有了“南昌起義”“秋收起義”,開辟了革命根據地,創建了人民軍隊,有了中國最早的工農紅軍。
接著是非常關鍵的 “古田會議” ,選舉產生了新的中共紅四軍前敵委員會,毛澤東當選為書記,及時糾正了中國特殊國情中,黨內和軍隊中出現的極端民主化等一系列錯誤傾向,對中國共產黨發展史有著極其重要的意義。
然后是第五次反圍剿失敗后,紅軍的二萬五千里長征,沖四線,戰湘江,這些歷史關鍵節點都在劇情內,直到1935年遵義會議,力挽狂瀾糾正了“左”傾錯誤統治,挽救了黨和紅軍。
可以看到,《浴血榮光》劇情和年輕的毛澤東相互交集,非常的全面,而且除了歷史大事件,劇中還收集了很多讓人淚奔的小人物和小細節。
比如林裁縫縫制的紅軍裝,會在領口暗處繡一顆五角星,湘江戰役后清點遺體,朱德發現犧牲的戰士衣領平均有3-5顆星,代表他們參軍3到5年。
炊事班長老馬背著鐵鍋走長征,在最難的雪山時,把最后的辣椒水分給傷員,自己凍成冰雕,而這些都是根據真實事件改編的人物角色。
導演陳力為了更細致地表現毛澤東,連楊開慧未寄出的家書都搬上熒幕,果然拍正劇的八一廠一級導演,能拍出9.2分《海棠依舊》的陳力,就是“狠”啊。
編劇丁涵也是導演的熟人,和她合作過《守島人》,另外《山花爛漫時》中他也是聯合編劇之一。
當然普通觀眾還是更關注演員,和老一輩的特型演員不同,在《浴血榮光》中飾演毛澤東的王仁君有他自己的想法,他表示:“青年毛澤東不該是揮手講話的符號。 ”
偉人的人性不該被忽視,所以在這部劇中毛澤東和警衛踢球輸了會耍賴,在關鍵節點的會議前會焦慮的不停抽煙,和楊開慧分開時的傷心……這些都是我們不常看到的毛澤東。
因為王仁君他在《古田軍號》《問蒼茫》這些作品中都飾演過毛澤東,個人認為他的理解更深刻點,目前在新一代毛澤東扮演者中,他是比較受認可的人選之一。
《浴血榮光》選擇陳龍飾演周恩來,本來他的形象是有差異的,為了貼合角色減重26斤,但是看了劇照,我還是很擔心,這個選角大膽了點。
還有張一山飾演的林彪,總感覺很青澀,青年演員演偉人,觀眾接受度總要差一些,可角色年齡在這里,需要新一代的年輕演員去嘗試和成長。
目前《浴血榮光》還沒有定檔,可多家衛視已經早早宣傳上了,表示電視劇會在8月上線央視一套黃金檔,契合“暑期檔獻禮”定位。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