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班到十點,發現地鐵比早高峰還擠——這就是深圳。
朋友圈刷屏的深圳灣夜景背后,是月租五千的單間和凌晨兩點的改方案信息。
別被“來了就是深圳人”忽悠瘸了,這座城市專治各種幻想。
網紅濾鏡里的深圳有多酷,現實里的落差就有多大。
福田站玻璃幕墻晃得人眼暈,導航顯示地鐵三分鐘一班,實際擠三趟才能上去。
周末商場餐廳?
不提前三天約號連門都進不去。
那些舉著自拍桿在海邊擺拍的,沒告訴你沙灘下餃子似的,海水里漂著塑料瓶。
住得起的房子都在關外,通勤一小時起步。
南山四十平公寓月租頂老家一套房,所謂海景房開窗就是高架橋。
房東微信發個“市場價漲了”就能讓你連夜找房,搬家師傅電話存了三個都不夠用。
深圳的快不是北上廣那種忙,是連發呆都奢侈的壓迫感。
電梯門開合的瞬間,穿西裝的人已經沖進去按關門鍵。
腸粉店老板催單的吆喝比鬧鐘還提神,吃飯像打仗。
工資數字看著漂亮,除以加班時長還不如二線時薪。
超市里三十塊的藍莓,理發店八十的洗剪吹,錢像漏水的龍頭。
臺風季衣服晾不干,回南天地鐵站瓷磚冒水珠,北方人第一次見蟑螂能飛上天花板。
社交軟件好友加了幾百個,能約飯的沒幾個。
同事下班秒失聯,興趣群約局總有人臨時加班。
深更半夜亮著燈的除了寫字樓,還有城中村外賣柜——騎手凌晨三點還在掃碼存餐。
但你說深圳冰冷?
問路時大媽能帶你走半條街,快遞小哥記得你門牌號。
便利店熱包子暖過凌晨三點的胃,圖書館永遠有和你一樣啃書的人。
這種溫度藏在外賣單備注的“謝謝”里,藏在暴雨天陌生人遞來的半把傘里。
深圳是臺精密機器,效率至上。
要么當齒輪卡準節奏,要么被甩出軌道。
網紅打卡照拍不出城中村的潮濕,修圖軟件抹不掉打工人的黑眼圈。
那些勸你裸辭來深的博主,不是蠢就是壞。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