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個安利。
正好影評的存稿發完了,有朋友跟我提了這部電影,于是周末沒事過去看看。
挺正常的一個故事,兩個小時倒也不算是浪費時間。
這是一段真實的經歷。
所以在故事的前半段,感覺半個小時甚至一個小時的那段劇情里,整個劇情的基調都是主角在不斷地經受各種各樣的苦難。
她滿懷憧憬地來到了香港,卻遇到了堪稱荒謬的婚姻關系,屬于個人的自尊讓她無法在那個家庭里忍氣吞聲,只能拼盡全力地去為自己和女兒掙得一份出路,最后卻因為“偷渡”的罪名而只能匆匆逃走。
即便是來到了香港城區,沒有承認的學歷和身份,只能做一些簡單的體力活來換取微薄的薪水,即便是自己做了“老板”第一天也顆粒無收。
在這個過程中,她要面對的不僅僅是手頭上的困窘,還有語言上的不通,和人們內心的歧視。
然后,便也漸漸好起來了。
憑借著手工水餃的獨門手藝,推著小推車的她逐漸擁有了屬于自己的客戶。
依靠著熱心食客們各種各樣的意見,和虛心求教的態度與驚人的實踐力,我們的主角逐漸在原本的山東水餃的基礎上,衍生出來適合南方人的“北京水餃”。
而與此同時,對自身產品質量的把握,對市場的敏感嗅覺,以及及時拓展的速凍業務,讓她在把餃子賣到全球這條事業主線上順理成章地越走越遠。
這個過程中,她真的遇到了很多好人。
從最開始那幫助她躲避警察的老板和老板娘,到幫助她在香港找個安身之所的老鄉,還有同住的那些或多或少幫助她找了工作帶了孩子的同伴們。
還有在碼頭上因為家鄉的味道放了他們一馬的警官們,那個因為想起自己的母親而對她優待的黑社會老大,在遇到沖突時本能地護著她和她女兒的同行們。
而最讓我開心的,是她即便是功成名就,也沒有與這些人生分,反而在取得了一定事業之后成功找回了當初創業時候的恩人,回報了當初困窘時所受的一次又一次的溫暖。
而至于這其中似乎有又似乎沒有的愛情,那大概是最微不足道的一件事了——雖然在這倆人曖昧的時候,我腦子里一直在思考,主角跟她女兒們的父親,好像一直沒離婚?
不太懂,不重要。
總的來說,是個正常的故事。
沒什么讓人看著邏輯報警的槽點,倒也有一些情不自禁的瞬間,整體因為過于真實而有很多遺憾,也會一筆帶過部分細節,但故事本身還是蠻有趣的。
談不上喜歡還是不喜歡,只能說可以看,不算浪費時間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