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方連續兩天放出消息,要在8月份與中方舉行新一輪磋商機制,似乎對于下一次會談,美方更加急切,就等著和中方見面深入地聊一聊。
美國商務部長盧特尼克表示,8月初將會和中方會面,開啟更大規模的貿易對話。這已經是美方第二次下場催促中方開啟貿易對話了,就在此前一天,美國財長貝森特也提前放風,聲稱未來幾周會與中方同行見面。
美方準備好與中方展開新一輪談判
為什么美方這么執著于8月初會面呢?其實很好理解,因為根據中美日內瓦會談的結果,8月初是中美24%關稅暫緩期的最后期限,美方計劃在這一期限內,盡快與中方舉行線下會談,討論后續的關稅問題。從與中方兩次會談的結果來看,中美之間的會談過程是非常高效的,從日內瓦會談的8個小時,到倫敦會談的2天15個小時高強度談判,足以說明中美之間與美印、美日之間的談判不同,中美之間談一次就有一次的效果。因此,對于新一輪談判,美方是有自信能夠在幾天之內與中方達成共識的。
對于第三輪磋商機制,中方目前并沒有太多的信息,畢竟不管大事小事,提前放出有容易出變故,因此相對于美方,中方顯得更加沉穩,通常會在談判前幾天才會對外公布相關行程安排和參會人員。
而美方有所不同,不僅提前一個月公布中美8月份要談大事,還直接公布了參會人員。根據美方的動態,新一輪談判延續第二輪的談判人員,依舊是由美國商務部長盧特尼克、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和貿易代表格里爾共同主導,只是這一次盧特尼克還會不會提前離席,我們不得而知,但可以肯定的的是,對于新一輪談判美方更加急切。
而貝森特也已經提前透露了要與中方談判的方向,除了關稅之外,還將與討論其他議題。根據美方的計劃,這次的談判一個重點是那擱置的24%關稅問題。5月12日,中美達成將24%關稅暫緩90天的問題,而這一暫緩期將會在8月10日左右結束,美方繼續與中方達成新的共識,從而維持中美之間好不容易才恢復的經貿關系。
貝森特提前宣布中美會談計劃
我想在美方心中,大概率也是不想恢復這一關稅的。4月份的港口蕭條、民眾抗議等情景仍然歷歷在目,這對于原本就有經濟問題的美國來說,并不是個好消息。一旦恢復征收這24%的稅率,必然影響兩國的對外貿易,4月份的大蕭條美方不想再經歷一次。而美方又不愿意主動下了這個臺階,因此還需要與中方碰面談一談,以便順理成章將這一暫緩稅率延長。
另外一個重點可能是美國的農產品問題。曾經美方全面“狙殺”中方的高科技領域,作為對等反制,中方對所有來自美國的產品“全面封殺”,這可苦了美國農場主,辛辛苦苦一年種植的大豆、玉米等農作物,原本計劃大賺一筆,卻因為美國總統特朗普的一道政令,如今卻打了水漂,美國農業部門的貿易數據也是難看至極。
為了扭轉這一現狀,美國農業部長羅林斯竟然出了個損招,全面禁止中國投資者購買美國農田,還要沒收中國投資者已經持有的土地。美方之所以這么興師動眾,無非是想以此為要挾,加大在新一輪磋商談判中的籌碼,以換取美國農產品繼續向中國出口的條件。因為這樣的招數在第二輪中美談判之前,美方就使用過。
當時美方針對的是中國的芯片領域,并以此為談判籌碼,換取中方寬限6個月的稀土出口管制。必須提醒美方的是,倫敦談判中方之所以答應給美6個月的寬限期,主要是因為中方并沒有在稀土出口領域徹底卡死,而且包括德國在內的多家跨國企業已經獲得稀土出口的許可證,因此,只要美方遵守規則,不會將稀土用于軍工等敏感領域,按規矩提交材料,只要按規定辦事,中方自然會給美方6個月的寬限,不會卡美方脖子。
美國農產品想繼續出口中國
但農產品不一樣,因為美方留下的空缺已經被巴西、阿根廷、澳大利亞等國填上,因此,在農產品領域的談判,美方恐怕再也無法恢復到關稅戰開打之前的狀態。但這件事情上,美方還真怨不得別人,畢竟這是特朗普政府一手促成的。
除了這兩個關鍵領域的談判,美方恐怕還準備了更多的談判項目,畢竟貝森特已經放出消息,只要中方愿意,美方愿意與中方達成更多的協議。說白了,現在著急的是美國,離不開中國的也是美國,美方此番大變臉已經變相宣告了關稅戰的失敗。只能說,美方早知今日,何必當初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