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烏局勢持續(xù)升溫,普京這下有大麻煩了,特朗普揚言有“重大聲明”,而英法則聯(lián)手出兵五萬駐扎烏克蘭。
與此同時,29國聯(lián)合施壓,不讓中國插手俄烏沖突,對面豺狼虎豹的,但普京似乎并沒有認慫。
英法的“5萬大軍”計劃
7月8日,法國總統(tǒng)馬克龍訪問英國,這次訪問意義非凡,也是從08年后,法國總統(tǒng)的首次訪英,時隔17年,一對怨偶因俄羅斯而選擇重新走近!
在這三天的訪問中,兩人就像是在謀劃一場驚天大戲,閉門密談許久,最后英法攜手按下了對俄“強硬鍵”,兩國宣布將在烏克蘭部署5萬人規(guī)模的部隊。
這一消息猶如一顆重磅炸彈,瞬間在國際政治軍事舞臺上掀起驚濤駭浪,從軍事戰(zhàn)略角度來看,這5萬部隊一旦部署到位,將極大地改變俄烏戰(zhàn)場的力量對比。
烏克蘭本就憑借著頑強的抵抗,讓俄羅斯的軍事行動面臨不小的阻力,如今英法軍隊的加入,無疑是給烏克蘭注入了一劑“強心針”,讓其在戰(zhàn)場上有了更多的底氣。
俄羅斯一直強調烏克蘭是他們安全緩沖區(qū)的重要組成部分,絕不允許北約勢力進一步東擴,而英法的這一舉措,無疑是在觸碰俄羅斯的紅線,將讓俄羅斯在戰(zhàn)略上更加被動。
一旦英法聯(lián)軍真的進駐烏克蘭,俄羅斯必然會采取一系列反制措施,這將使得俄烏沖突進一步升級,甚至有可能引發(fā)更大規(guī)模的戰(zhàn)爭。
二戰(zhàn)結束后,歐洲迎來了相對和平穩(wěn)定的時期,大規(guī)模的海外軍事部署極為罕見,而此次英法的行動,打破了這一長期的平靜,讓歐洲安全局勢變得更加緊張和復雜。
但除了兵力上的合作,英法兩國在核威懾方面的協(xié)調也引起了廣泛關注,7月10日,英法簽署了具有里程碑意義的《諾斯伍德宣言》。
這份宣言首次明確,兩國將對各自獨立的核威懾力量進行協(xié)調,這意味著,任何威脅到英國或法國核心利益的國家,可能會面臨來自兩國核武器的聯(lián)合回應。
可以說,這一行動使得英法在核威懾領域的合作邁上了新臺階,也是對俄羅斯的一種強硬姿態(tài)。
值得注意的是,英國和法國是歐洲唯一的核武器國家,法國依靠空基和海基的核力量,而英國則主要依賴海基核潛艇。
英法兩國的核威懾協(xié)調,無疑是向俄羅斯發(fā)出明確的警告:不要輕易挑戰(zhàn)兩國的核心利益,一旦英法下場,可以肯定的是,俄烏戰(zhàn)場上將遇到更多的不確定性,局勢恐怕會進一步加劇!
但巧合的是,這頭英法決定共同制裁俄羅斯,那頭特朗普都下預告,有關俄羅斯的大消息。
特朗普的“大驚嚇”
7月10日,特朗普在接受美國媒體電話采訪時,他告訴記者,他將在下周一就俄羅斯問題發(fā)表一份“重大聲明”。
信息源:特朗普:下周一將發(fā)布有關俄羅斯的“重大聲明” 上觀新聞
眼下英法宣戰(zhàn)要參與,而特朗普也揚言有重大聲明,在特朗普上臺后,美國對于俄的政策,一直是處于搖擺不定的狀態(tài)。
不過從前不久特朗普對普京罵臟話等等,大概率,可能是針對俄的新一輪嚴厲制裁的前奏!
回顧以往美國對俄制裁的歷史,涉及能源、金融、科技等多個關鍵領域,給俄羅斯經(jīng)濟帶來了巨大的沖擊。
此次若再實施新的制裁,可能會在金融領域進一步限制俄羅斯的國際融資渠道,讓俄羅斯的企業(yè)和金融機構在國際市場上舉步維艱,在能源方面,加大對俄羅斯能源出口的限制,經(jīng)濟支柱產業(yè)遭受重創(chuàng)。
這些制裁措施一旦實施,美俄關系必將陷入更深的僵局,原本就脆弱不堪的美俄對話與合作機制,可能會徹底崩潰,雙方之間的信任將降至冰點。
特朗普對普京態(tài)度的180度大轉彎,從昔日的贊許有加,到如今的“非常氣憤”,背后有著復雜的政治考量。
一個是國內政治勢力的博弈起到了關鍵作用,特朗普需要迎合國內部分反俄勢力的訴求,以鞏固自己的政治地位。
再一個是俄烏沖突的發(fā)展趨勢,特朗普一開始溫和,就是想著溫水煮青蛙,讓普京達成挺火醫(yī)院,但如今從效果上來看,并沒有用,戰(zhàn)場越發(fā)的激烈,而美國既然勸不動,那不如再開啟一輪新的制裁,還有可能扳倒俄羅斯!
普京的軍事豪賭
面臨著來自歐美來勢洶洶的壓力,普京絲毫沒有認慫的跡象,而是展現(xiàn)了一貫強硬的姿態(tài),據(jù)消息稱,普京并不理會特朗普的指責,而是在戰(zhàn)場上,加大對烏軍的攻勢。
極有可能是趁著美歐的制裁落地之前,先行取得更大的戰(zhàn)果,然后給自己贏面多加一分,不難看出,普京是得益于當下戰(zhàn)場的優(yōu)勢。
如今俄軍的優(yōu)勢正在不斷地增強,距離重大突破為時不遠,雖然不知道戰(zhàn)果是否有虛報,但當下普京把所有的賭注,都壓在了前線的戰(zhàn)果上!
信息源:安東·尼爾曼:悄悄地,俄羅斯“夏季攻勢”開始了? 觀察者網(wǎng) 2025-07-11
那么一旦戰(zhàn)況真的惡化,歐美站在了烏克蘭那邊,雖然美國是把武器賣到北約,從北約走援烏,但是本質上,仍然是美國在援烏。
而在俄方的除了公開的朝鮮以外,國際社會普遍認為,還有中國。
29國“圍堵”中國
近期,歐盟27國、烏克蘭以及美國組成的29國聯(lián)盟,在俄烏沖突的背景下,推出了一系列針對中國的強硬舉措。
表面上看,這些舉措似乎是在圍繞俄烏沖突展開,但仔細分析背后更深層的政治和戰(zhàn)略動機,我們可以發(fā)現(xiàn),這是一個圍堵中國崛起的綜合性行動。
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頻頻公開表態(tài),稱中國對俄羅斯的支持是歐洲安全的重大威脅,雖然這番話毫無實際依據(jù),卻迅速在國際輿論中掀起了波瀾。
信息源:"大攤牌",馮德萊恩竟還在對中國大放厥詞
西方媒體大肆傳播這些言論,許多不了解真相的國家和民眾開始誤解中國在俄烏沖突中的立場。
在行動層面,烏克蘭總統(tǒng)澤連斯基簽署總統(tǒng)令,對中國境內多家企業(yè)實施制裁,這些企業(yè)大多與俄烏沖突并無關聯(lián),本身只是在正常開展商業(yè)活動,卻成為了政治博弈中的犧牲品。
背后的一切,都有美國的影子,作為29國聯(lián)盟的主導者,美國始終將中國視為最大競爭對手。
在俄烏沖突之際,美國迅速聯(lián)合歐洲和烏克蘭,意圖通過聯(lián)合施壓,遏制中國的發(fā)展,美國的目標是通過這一系列的外交行動,削弱中國的國際影響力,維持其全球霸權地位。
而歐洲國家在美國的壓力下,不得不選擇站隊,盡管它們也意識到這種敵對態(tài)度可能帶來負面后果,但為了維持與美國的聯(lián)盟關系,歐盟選擇了與美國站在同一陣線。
7月11日,中俄外長在吉隆坡會晤,當下微妙的國際形勢下,顯得十分重要,但這次談及有關烏克蘭的問題很少,更多的是其他方面等交流。
信息源:王毅會見俄羅斯外長拉夫羅夫 新華社新媒體 2025-07-10
也說明目前俄羅斯并沒有找上中國,但我們一直以來,都是秉承公正客觀的立場,俄烏沖突是一場復雜的地緣政治危機,不能簡單地用是非對錯來評判,更不能通過制裁和武力來解決,中國一直致力于勸和促談,積極推動俄烏雙方回到談判桌前,通過和平的方式解決爭端,也希望戰(zhàn)爭早日結束,盡快回到正軌!大家對此怎么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