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城探秘所有原創首發文章,抄襲洗稿必究!也請求刷到抄襲洗稿文章的朋友幫忙投訴,全城探秘不勝感激!)
眾所周知,我國有四大盆地;
其中,面積最大的是塔里木盆地,這座盆地被帕米爾高原、天山以及昆侖山、阿爾金山包圍,東西跨度發達1400公里,南北跨度也有550公里,面積則高達56萬平方公里;
排名第二的準噶爾盆地,跟塔里木盆地僅隔著高大的天山山脈,其東西跨度超過850公里,南北寬度350公里,面積也有38萬平方公里;
柴達木盆地排名第三,其四周被阿爾金山、祁連山以及昆侖山環繞,面積為27.5萬平方公里;
我國四大盆地分布
而全城探秘在本篇文章中要介紹的四川盆地,則是我國第四大盆地,由橫斷山脈、大巴山、巫山、大婁山以及云貴高原環繞形成,面積超過26萬平方公里。
提到四川盆地,可能大多數人首先想到的,就是這座盆地會不會是一個隕石坑?畢竟從地圖上看,其整體呈橢圓形,跟隕石坑太像了;
四川盆地形狀像個“信封”
但實際上,仔細觀察四川盆地的形狀就會發現,它并非圓形,而更像一個略微向右傾斜的信封,重慶的云陽與四川的敘永、雅安以及廣元形成了信封的四角,而從安岳到南充劃一道線,形成了信封的密封線,所以四川盆地又被稱為信封盆地。
我國這四大盆地中,要說哪個最為特殊?
全城探秘的答案是,四川盆地;
一方面,塔里木盆地、準噶爾盆地與柴達木盆地都處于我國西北內陸,四川盆地雖然也地處內陸,但卻位于我國西南地區;
另一方面,其他三大盆地都擁有一個最明顯的共同點,那就是荒涼、不宜居;
我國四大盆地,三個都沙漠遍布
由于大部分區域氣候干燥,年降水量都不到200毫米,三大盆地內沙漠遍布,塔里木盆地內有我國第一大沙漠塔克拉瑪干沙漠,面積高達33.7萬平方公里,準噶爾盆地的古爾班通古特沙漠則是我國第二大沙漠,面積也有4.88萬平方公里,柴達木盆地內同樣分布著遼闊的沙漠戈壁;
而四川盆地呢?
在我國長達數千年的歷史中,這座盆地都堪稱宜居的代名詞,盆地內最廣為人知的一個地理板塊,就是被譽為“天府之國”的成都平原,土地肥沃、物產豐饒;
成都平原
也正因為四川盆地的環境太安逸,甚至還流傳有“少不入川、老不出蜀”的說法。
我們都知道,一個地方是否宜居,物產是否豐饒,有個因素非常關鍵;
那就是水資源!
四川盆地地處我國西南內陸,雖然四周也被山地、高原環繞,但其東南方向距離太平洋、西南方向距離印度洋都不遠,所以經常受到兩個方向暖濕氣流的影響,盆地氣候濕潤,降水充沛;
我國四大盆地中,四川盆地接收暖濕氣流的條件最好
整個四川盆地,年降水量達到1000-1300毫米,尤其是盆地西緣的山地區域,因為屬于迎風坡,年降水量高達1500-1800毫米,即使盆地中間相對干旱區域,年降水量也有800-1000毫米。
降水豐沛,再加上四周高、中間低的盆地地形,使得四川盆地內河流眾多,河網密集,由此也讓這座盆地擁有了一些鮮為人知的特點;
四川盆地水系圖
全城探秘給大家總結一下:
1.你可能不知道,我國第一大河流長江的八大支流中,有三個都是在四川盆地匯入的。
盆地地形特殊,所以內部大多都形成了獨立水系,我國四大盆地中,塔里木盆地、準噶爾盆地以及柴達木盆地內的河流幾乎都是內流河,但這些盆地氣候干燥,降水稀少,所以河流數量并不不多,比如塔里木盆地唯一的水系就是塔里木河水系,它也是我國最大的內流河;
塔里木河水系圖
但四川盆地不太一樣!
這座盆地河流水系特別發達,單單是流域面積在500平方公里以上河流就超過了200條,流域面積超過1萬平方公里的高達10條;
我們都知道,我國第一大河流有雅礱江、岷江、烏江、嘉陵江、沅江、湘江、漢江以及贛江等八條較大支流,它們也被合稱為長江八大支流;
長江八大支流
這其中,包括岷江、嘉陵江以及烏江在內的三大支流,都是在四川盆地匯入長江的;
并且這三條河流在長江八大支流也都不是“普通角色”,比如岷江,擁有大渡河這種不比八大支流遜色的支流,年徑流量高達944億立方米,是長江水量最大的支流,而嘉陵江支流眾多,流域面積達到16萬平方公里,同樣在長江八大支流中排名第一。
長江八大支流中有三條在四川盆地匯入
除此之外,沱江與赤水河與長江交匯處也在四川盆地,前者全長623公里,流域面積2.7萬平方公里,年徑流量127億立方米,后者長523公里,流域面積2萬平方公里,年徑流量101億立方米,雖然沒有列入長江八大支流,但也算是長江較大的支流了;
可以想象,這些河流如果不是匯入長江,而是像塔里木盆地那樣形成一條內流河,那么四川盆地估計早晚得變成一座大湖,也正是這些河流,一方面在漫長的歲月中沖積形成了盆地內肥沃的平原,另一方面也為如今盆地內的農業灌溉、日常生活以及經濟發展提供了充足的水資源。
四川盆地部分河流數據
2.你可能不知道,非常罕見的“三江交匯”型城市,四川盆地居然有兩個。
六月份,貴州榕江縣城短時間內兩次被淹成為很多人關注的焦點,之所以會如此,其地處“三河交匯”地帶是非常關鍵的原因,都柳江干流及其兩大支流寨蒿河與平江河都在縣城匯入,“三進一出”的河流條件,導致洪水來得猛來得快,但卻走得緩走得慢,從而“水漫”縣城;
榕江縣城“三河交匯”
放眼我國乃至全世界,河流交匯處的城市相當多,但“三河交匯”就比較罕見了,而地處“三河交匯”處的城市,顯然更加罕見;
在全城探秘看來,這也是榕江縣城洪水很受關注的重要原因。
然而,你可能不知道,如此罕見的“三河交匯”型城市,四川盆地內就有兩個!
樂山與合川都是“三江交匯”
一個是位于盆地西側的樂山,岷江、大渡河以及青衣江三條河流在樂山市區交匯;
另一個則是盆地東側的重慶合川區,所謂合川,顧名思義就是河流匯合,而嘉陵江及其兩大支流渠江、涪江就在合川區交匯;
樂山市地圖
甚至在某種意義上來說,合川不僅僅是“三河交匯”,而是四河,因為還有一條小安溪,也在合川城區跟涪江交匯。
跟榕江縣城相比,在樂山與合川交匯的幾條河流也更大,都柳江年徑流總量也才100億立方米出頭,而在樂山市區交匯的三條河流中,大渡河年徑流量488億立方米,岷江290億立方米,最小的青衣江也有168.4以立方米;
合川城區
在合川匯合的河流,即使不算小安溪,另外三條也足夠大,渠江與涪江年徑流量都在200億立方米左右,而嘉陵江歷史上更是曾出現過每秒44800立方米的洪水,折合成年徑流量高達1.3萬億立方米,比整個長江的年徑流量還高。
由此可見,相比榕江縣城,顯然樂山與合川的“三河交匯”要更加震撼。
樂山與合川交匯的河流數據
也正是因為如此豐富的水資源,使得四川盆地成為我國非常重要的一個地理板塊;
一方面,盆地內人口眾多,屬于四川的部分人口就超過8000萬,占四川總人口的90%以上,再加上重慶的3000多萬人口,意味著四川盆地的總人口已經超過1.1億;
我國人口分布
另一方面,人口眾多、環境宜居,使得四川盆地形成了成都和重慶兩座有名的大都市,成為我國經濟發展的重要一極;
第三,憑借區位優勢,四川盆地更是成為我國的戰略腹地;
而上述這一切,其實都建立在一個根本性的前提上,那就是四川盆地雖深處內陸,卻擁有豐富的水資源;
成都市區河流也很多
擁有四川盆地,我們何其之幸!(部分圖片來自網絡,為防止文章被抄襲洗稿加了水印,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