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城探秘所有原創首發文章,抄襲洗稿必究!)在我國,曾長期干涸、近些年又重現生機的河流與湖泊并不少見;
臺特瑪湖前后對比
比如位于塔里木盆地的塔里木河就曾斷流數十年,臺特瑪湖、民勤縣的青土湖等湖泊,也曾干涸長達半個世紀,不過,經過科學調水,再加上生態環境改善等因素的影響,如今都已恢復生機;
但仔細看看就會發現,這些河流湖泊幾乎都位于西北地區;
塔里木河、臺特瑪湖以及青土湖都位于西北地區
原因很簡單!
西北地區深居內陸,氣候干燥、沙漠遍布,水資源原本就是非常匱乏,很多河流湖泊都屬于季節性的,真的徹底干涸了也不會讓人意外。
然而,你可能想不到,在氣候相對濕潤的東北地區,居然也有一座水庫,發生了類似情況;
這就是莫力廟水庫。
莫力廟水庫
莫力廟水庫估計也是新中國成立后最早修建的大型水庫之一,1958年3月開工建設,1959年3月完工并在當年完成蓄水,水庫主壩長6420米,最大壩高為11.21米,壩頂寬7-30米,庫區占地面積高達120平方公里,其中水域面積約40平方公里,設計庫容量為1.92億立方米;
此外,這座水庫還通過孝莊河跟東北的一條大河西遼河連通,承擔著西遼河分洪、向通遼供水以及灌溉周邊農田的功能。
莫力廟水庫通過孝莊河與西遼河連通
那么,全城探秘為啥說地處東北地區的莫力廟水庫,卻跟上面提到的西北地區的那些河流湖泊很類似呢?
1.莫力廟水庫真的地處東北地區。
這座水庫位于內蒙古東部的通遼市,距離通遼市區只有40公里左右,雖然提到東北地區,大多數人可能首先想到的都是東三省,但從地理板塊看,蒙東地區也是名副其實的東北地區;
因此,說莫力廟水庫是東北地區的一座水庫,完全沒啥問題。
地處蒙東地區的通遼,也屬于東北
2.莫力廟水庫真的位于沙漠中。
通遼市轄區這片區域,屬于科爾沁草原的組成部分,但由于在過去數千年,這片草原一直都屬于游牧民族的主要放牧區域,長期過度放牧,導致草原部分區域植被被嚴重破壞,退化成沙漠;
在今天,科爾沁草原南側,就分布著我國四大沙地之一的科爾沁沙地,其面積達到5.73萬平方公里,是我國最大的沙地;
科爾沁草原部分區域已經變成沙地
而莫力廟水庫呢,就位于科爾沁沙地中,其周邊區域地表起伏不平,分布著大量的沙坨、坨間洼地及半固定沙丘;
所以,說它是一座沙漠水庫,全城探秘覺得問題也不大。
3.莫力廟水庫真的曾長期干涸。
莫力廟水庫建成后,曾水面遼闊,發揮了非常大的作用,上世紀六十年代被盛贊“清波灌四野,從此稻糧多”,一直到上世紀八十年代,水域面積基本維持在26平方公里左右;
上世紀九十年代,莫力廟水庫水面開始縮小,但也有20平方公里,從1998年開始其面積急劇縮小,到2004年徹底干涸。
干涸的莫力廟水庫
而干涸的原因也很明顯:
一方面,莫力廟水庫所在區域年降水量為340毫米,年蒸發量卻達到1200毫米,雖然相比西北地區的塔里木河、臺特瑪湖以及青土湖,氣候相對濕潤不少,但整體上蒸發量還是大于降水量。
另一方面,莫力廟水庫通過孝莊河與西遼河連通,原本屬于西遼河的分洪區,其水源也主要來自西遼河;
從三大數據來看,西遼河還不錯,干流長度449公里,流域面積高達13.6萬平方公里,年徑流量小了點,也有25億立方米;
西遼河流域
但為了獲取水源,西遼河上游修建大量的水利工程,流域內單單是水庫數量就超過90個,總庫容高達41.2億立方米,相當于西遼河年徑流量的1.6倍以上,尤其是老哈河上的紅山水庫,設計庫容量高達25.6億立方米,老哈河原本就是西遼河最重要的水量來源,但從2006年開始,就基本沒給下游放過水;
因此,從1998年開始,西遼河正式斷流,而得不到水源補給的莫力廟水庫,當然也好不到哪去,徹底干涸是早晚的事兒。
莫力廟水庫
還有一點,就是莫力廟水庫還承擔著通遼市數十萬人的用水,以及6.67萬公頃農田的灌溉,在水庫水量充足的情況下,每年單單是向通遼市區的供水量就高達4000萬立方米;
水庫得不到水源補給,還被大量消耗,徹底干涸,真的一點都不意外。
也正因如此,雖然地處氣候相對濕潤的東北地區,莫力廟水庫卻遇到了跟西北地區的塔里木河、臺特瑪湖以及青土湖非常相似的情況,自2004年開始,長達20年時間里,基本處于完全干涸狀態;
干涸的莫力廟水庫風景
莫力廟水庫徹底干涸,后果無疑也非常嚴重:
1.科爾沁沙地原本就是我國荒漠化比較嚴重的區域,莫力廟水庫干涸后,周邊區域得不到水源補給,生態環境不僅難以得到恢復,反而會進一步惡化。
2.就像全城探秘在上面提到的那樣,莫力廟水庫還承擔著通遼城市供水以及農田灌溉的功能,它的徹底干涸,也讓這片區域面臨水資源緊缺狀況。
3.莫力廟水庫本身生態資源也非常豐富,生活著25種魚類以及164種鳥類,當中還包括兩種相當有名的國家國家一級保護珍禽丹頂鶴和白鸛,此外還有大天鵝、蓑羽鶴、大鴇等12種二級保護珍禽;
水庫干涸,這些鳥類和魚類的生存則面臨著嚴重威脅。
因此,在莫力廟水庫還沒有完全干涸時,當地就已經開始采取各種措施,保護水庫以及周邊生態環境:
上世紀九十年代,水庫水域面積大幅縮小,面臨干涸威脅,于是在1997年,當地就把莫力廟水庫被確定為地方級自然保護區,2002年又升級為市級自然保護區,同時又實施了水庫除險加固工程,并在2003年完工;
莫力廟沙湖,從名字也能看出莫力廟水庫的現狀
2004年徹底干涸后,當地也曾多次向水庫補給水源,2011年赤峰以及通遼部分地區連降暴雨,老哈河、西遼河等河流水位暴漲,莫力廟水庫也通過分洪得到超過3000萬立方米的水量補給;
2021年,當地首次向莫力廟水庫實施人工調水,補給水量182.6萬立方米;
但由于整片區域都水資源緊張,能夠向水庫補給的非常有限,所以整體上,莫力廟水庫這20年一直維持著干涸狀態。
而真正讓莫力廟水庫獲得穩定水源補給,并得以起死回生的,則是我國新建的引綽濟遼工程!
引綽濟遼工程路線圖
所謂引綽濟遼,顧名思義,就是將綽爾河的水引入西遼河;
綽爾河位于西遼河北側,是嫩江支流,從三大數據來看,綽爾河相比后者并無明顯優勢,其長度為573公里,流域面積約1.7萬平方公里,年徑流量20億立方米,其實水量比西遼河還小一些;
但綽爾河流域人口更少,并且距離嫩江非常近,所以水資源可比西遼河流域豐富多了,有著很大的調水空間。
西遼河與綽爾河、嫩江三大數據對比
一個很明顯的例證,就是引綽濟遼工程的調水源頭文得根水庫,其總庫容高達19.64億立方米,是莫力廟水庫的10倍,調節庫容也達到15.18億立方米;
而引綽濟遼工程的設計年調水量為4.54億立方米,還不到文得根水庫調節庫容的1/4。
文得根水庫
此外,綽爾河流域位于大興安嶺東坡,整體地勢是北高南低,也非常有利于調水工程的修建。
有了這兩大有利條件,雖然綽爾河與西遼河距離相隔近400公里,引綽濟遼工程還是在2017年順利獲批,并于2018年正式開工;
綽爾河流域明顯比西遼河流域海拔更高
工程從綽爾河的文得根水庫引出,向南一直到達終點莫力廟水庫,水渠干線長達391公里,另外還有9條支線連接興安盟、通遼其他地方,全長約395公里,工程總投資252.16億元,工期56個月;
引綽濟遼工程建成后,每年可以從文得根水庫調水4.54億立方米,除去沿線灌區的灌溉用水2833萬立方米外,向工程末端區域每年可供水4.36億立方米,向通遼市供水2.87億立方米;
引綽濟遼工程施工
這個調水量,不僅足以讓莫力廟水庫起死回生,甚至其水域面積還有可能增加,而整個蒙東地區的缺水狀況,也能得到極大緩解。
在全城探秘看來,這也是莫力廟水庫跟西北地區的塔里木河、臺特瑪湖以及青土湖的最大的一個相似之處;
引綽濟遼向莫力廟水庫調水
那就是,它們之所以都能在干涸數十年后重現生機,最關鍵的原因,是源自我國強大國力的支持,通過大型水利工程的建設以及對水資源的科學調度,最終實現從生態環境破壞區域到生態屏障的轉變;
這一點,能做的國家真不多!(部分圖片來自網絡,為防止文章被抄襲洗稿加了水印,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