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陪伴架起心橋,以行動播撒希望 —— 南陽理工學子與特殊學校學生的暖心相遇
6 月 26 日至 27 日,南陽理工學院土木工程學院 “星語” 實踐服務隊的志愿者們走進南陽市特殊教育學校,一場以陪伴為核心的社會實踐活動在此溫馨上演。對于這里的聾啞學生而言,志愿者的到來如同一束光,照亮了他們的日常,而志愿者們也在與孩子們的互動中,深刻體會到陪伴的力量。
圖為志愿者們合影留念。 張子正 供圖
初遇時,雙方之間似乎隔著一層無形的薄膜,孩子們略帶羞澀地打量著這些陌生的大哥哥大姐姐,志愿者們也有些手足無措,不知該如何打破沉默。但當扭扭棒手工制作活動開始后,這層薄膜悄然融化。志愿者們耐心地手把手教孩子們彎折、纏繞,用肢體動作示范著各種造型的做法。一個孩子成功做出一朵小花后,興奮地舉起作品,用清澈的眼神望向志愿者,那一瞬間,無需言語,彼此的心中都泛起了溫暖的漣漪。
圖為志愿者與學生們共同利用扭扭棒進行創作。 柴灝明 供圖
在隨后的各項活動中,這種心靈的連接愈發緊密。沙包投擲場上,志愿者們特意放慢動作,讓孩子們能更清晰地看懂投擲技巧。當一個孩子精準地將沙包投進目標區域時,志愿者們立刻豎起大拇指,用夸張的喜悅表情傳遞著贊賞,孩子也咧開嘴,露出了燦爛的笑容。象棋桌前,志愿者們放慢落子速度,用手勢講解規則,孩子們則專注地模仿著,時不時用手勢提出疑問,一來一往間,棋局成了溝通的媒介。
圖為志愿者與學生們做投擲沙包游戲。 柴灝明 供圖
籃球場上,汗水見證著默契的生長。志愿者們刻意降低了對抗強度,耐心地教孩子們運球、投籃的動作要領。有個孩子反復練習卻總也投不進,有些沮喪地低下了頭,志愿者立刻走上前,輕輕拍了拍他的肩膀,用手勢鼓勵他再來一次。在志愿者的陪伴和指導下,孩子終于成功投中,他激動地跳了起來,與志愿者擊掌相慶,那歡快的神情仿佛贏得了一場盛大的比賽。
圖為志愿者與學生們在籃球場上揮灑汗水。 王心語 供圖
手工創作桌上,扭扭棒、彩紙在孩子們的手中變成了一個個可愛的造型。志愿者們沒有過多地干預,而是在一旁默默觀察,當孩子們遇到困難時,便用示范動作給予提示。當孩子們舉著自己的作品向志愿者展示時,志愿者們毫不吝嗇地露出贊賞的笑容,與他們一起將作品擺放整齊,合影留念。那些色彩斑斕的手工作品,不僅是孩子們創造力的體現,更是他們與志愿者之間情感的結晶。
圖為志愿者與學生們展示手工創作成果。 李宏宇 供圖
數字華容道的教學現場,志愿者們先自己演示了幾遍,然后讓孩子們動手嘗試。有個孩子始終無法將數字歸位,急得小臉通紅,志愿者便坐在他身邊,一點點用手勢引導他思考,陪他一起尋找解決辦法。經過反復嘗試,孩子終于完成了拼圖,他開心地抱住志愿者,用臉頰蹭了蹭志愿者的胳膊,這無聲的親昵,勝過千言萬語。
圖為志愿者給學生介紹數字華容道的基本玩法。 管明浩 供圖
兩天的時間轉瞬即逝,離別的時候,孩子們拉著志愿者的衣角,眼神中滿是不舍。志愿者們也紅了眼眶,他們用手勢告訴孩子們:“我們還會來看你們的?!?此次活動,志愿者們用真誠的陪伴搭建起與聾啞學生之間的心靈橋梁,用實際行動播撒下希望的種子。這些溫暖的瞬間,將成為孩子們成長路上珍貴的記憶,也會激勵著更多人關注特殊群體,用愛與陪伴為他們的未來添磚加瓦。(通訊員 張子正 李宏宇)
圖為志愿者與學生們合影留念。 柴灝明 供圖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