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都訊 憲法入我心,法律伴我行。為引導青少年從小樹立法治意識,自覺養成尊法、學法、守法、用法的良好習慣,7月13日下午,2025年廣州市中小學生“學憲法 講憲法”演講比賽在廣州市執信中學舉行,此次活動由廣州市教育局主辦,南方都市報社承辦。
今年,全市11區的中小學積極鼓勵學生備賽,經過復賽專家評委的嚴格打分審核,最終,30名選手脫穎而出,分為小學組、初中組、高中-中職組在舞臺上進行最終的演講比拼。本次比賽采用即興演講方式,選手于決賽當天上午抽取演講題目,并按抽簽順序依次上臺演講。
比賽現場:
用身邊“小”事闡述法治“大”道理
在開幕致辭中,廣州市教育局市管一級調研員李長庚表示,在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新時代,憲法教育不僅是法治建設的基礎工程,更是培育社會主義合格公民的關鍵一環。對于青少年而言,學習憲法知識,樹立法治信仰是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的重要保障,關乎個人成長、社會進步與國家未來。
“當同學們用生動的語言講述憲法故事時,憲法不再是書本上冰冷的條目,而是與生活息息相關的守護者。這些源于生活的感悟,不僅展現了你們對憲法的深刻理解,更傳遞著法治信仰的力量。”李長庚希望同學們以此次比賽為起點,積極做憲法知識的探索者、法治實踐的踐行者、法治精神的傳播者。“希望大家持續深入地學習憲法知識,從點滴小事做起,將法治理念轉化為自覺行動,并積極向家人朋友宣傳憲法知識,共同營造學法、知法、守法、用法的社會氛圍。”
廣州市教育局市管一級調研員李長庚。
憲法無時無刻不在人們身邊,你從生活中感受到憲法的重要性了嗎? “女孩子讀書有什么用?出去打工早點掙錢幫家里分擔點!”面對這樣的話語,你如何用運用憲法知識進行回應?小學組的演講主題包括“憲法保障我們的幸福生活”“公民的基本權利和義務”和“青少年的責任與擔當”。依法治國、公民的基本權利與義務……對小學組的同學們而言,這些專業詞匯略感晦澀難懂,而他們用身邊事、生活日常作為“翻譯器”,講述著他們對憲法的理解。
“憲法這雙溫暖的大手,它能穩穩地托住每一個想讀書的孩子,托起我們改變命運,追逐夢想的希望。”小學組選手、廣東番禺中學附屬學校學生張若兮以張桂梅校長為例,說明讀書學習不是誰給的恩惠,而是憲法賦予每個中國孩子與生俱來的權利。在廣州市番禺區市橋東興小學學生劉曉彤看來,青少年的責任與擔當,就是用眼睛發現問題、用雙手解決問題、用智慧貢獻力量。
小學組比賽。
初中組的題目以真實發生的法治事件為切入口,初中組選手們圍繞“生而為人,憲法保障”“以憲法之光,耀前行之路”“找準未成年人保護與懲治平衡點”進行了更為理性的思辨。
廣州市番禺區市橋星海中學學生李芮程在演講中提到:“憲法讓每一個生命都能平等呼吸的生存權,賦予我們成長路上的受教育權,這一重重保障,都是我們生而為人,憲法所賦予的權利。”中山大學附屬中學學生林禹玎通過未成年人犯罪率、青少年對憲法了解程度較低的現狀,呼吁同學們成為知法、懂法、護法的先鋒力量:“憲法的生命力不在于它的厚度,而在于它融入生活的溫度,憲法的權威也不來自于它的高度,而來自于每個人守護它的溫度。”
初中組比賽。
高中組的三個演講題目的維度更加宏觀,同時也不失對微觀事件的洞察,參賽選手分別緊扣“弘揚憲法精神,把個人小我融入國家大我”“生態文明入憲,美麗中國出彩”“憲法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娓娓道來各自對憲法的理解與看法。
廣州市禺山高級中學學生李文熙從一個哮喘患者的視角出發,講述空氣質量、生態文明對個人的影響,從而闡釋憲法對保護生態、對個人權益保障的關鍵作用。廣州知識城中學學生張鈺涵探討了中華民族共同體與憲法之間的關聯:“憲法不僅是治國安邦的總章程,它更是我們鑄牢民族共同體的核心與關鍵。”
高中組比賽。
備賽與收獲:
從樸素的道理到嚴謹的法律條文
理論與實踐結合學憲法
決賽舞臺上的演講時間有限,每位選手需要在6分鐘時間內把握題目的核心主旨,精煉自己對憲法最深刻的理解。這不僅考查同學們在日常生活中對憲法知識的積累,也考驗同學們臨場發揮的能力,新一代青少年的法治素養得以充分體現。
小學組選手、暨南大學附屬實驗學校彭宇笙坦言,二年級的他在學習憲法里的條文、法治知識時,確實遇到了許多困難,但是,他依然堅持通過看書、讀兒童報紙不斷地攻克難點。“以前,我只知道‘不能偷東西’‘不要闖紅燈’這些簡單的道理。通過閱讀和老師、爸爸媽媽的講解,我慢慢懂得從法律的角度來理解這些規則和要求了。”
初中組選手、廣州市鐵一中學學生朱筱舟主要通過道德與法治課學習憲法知識,此外,她還積極參加學校和社區的各類普法活動。“這種理論與實踐結合的方式,讓我對法律有了更立體的認識。法律知識增強了我的正義感,看到不正義行為時,我也更有勇氣與底氣去制止。”為準備此次決賽,朱筱舟反復核對法律條文,只為追求對法律準確性的基本尊重,并主動查閱近期的社會熱點,希望通過案例的融入讓演講更加生動、接地氣。“高強度的備賽顯著提升了我的寫作、記憶和即興表達能力。在比賽現場,我也看到了許多優秀選手的表現,更激勵著我要繼續深入學習憲法知識。”
專家點評:
應挖掘憲法條文背后的精神實質
少講套話、增強共鳴與共情
為保證比賽的公平公正,本次比賽邀請權威專家擔任評委,嚴謹地為選手們的表現、演講內容作出評價。在點評環節,評委們不僅為選手們點贊,還提出了許多有針對性的建議。
廣東外語外貿大學法學院教授潘高峰在點評中表示,今年活動在組織成效與參與質量上有顯著提升。演講比賽的選手們有意識地結合現場情境,闡述自身對憲法條文的理解,表現可圈可點。在演講稿撰寫方面,能出色完成六分鐘演講實屬不易。今年題目難度有所增加,著重考查選手對題目的深入理解以及與憲法的巧妙結合,同學們都成功完成了比賽任務。
廣東外語外貿大學法學院教授潘高峰。
在廣州大學法學院教授盧護鋒看來,“學憲法、講憲法”要體現學習與講解的深度。從思想深度看,選手們認真挖掘憲法條文背后的精神實質,表現出色;從學習層面講,大家能熟練運用憲法條文,并將其與現實社會問題緊密關聯,值得肯定;從講解角度而言,學生們不局限于書本知識,而是從自身觀察視角出發,結合引人深思的人生案例和社會問題展開闡述。
廣州大學法學院教授盧護鋒。
華南理工大學法學院副教授黃旭東提到,在初中組的演講中,有部分同學未能深入挖掘材料,也有同學展現出獨特的思考視角,不僅對生活現象展開了觀察,還表現出較強的理性思辨能力。“同學們能將思考與命題緊密結合,整體表現值得稱贊。”
華南理工大學法學院副教授黃旭東。
荔灣區人民法院家事少年庭庭長陳俊薇表示,不少選手采用案例展開思辨的方式值得肯定,但在案例選取與運用上仍有提升空間。她建議,運用案例后要表達對社會現象的真實情感,避免使用高大上的套話,有同學使用“管不管、服不服”等表述,雖稍顯稚嫩但真摯動人。同時,應減少使用套話,增強共鳴與共情。
荔灣區人民法院家事少年庭庭長陳俊薇。
暨南大學忠信英才培育班實踐導師、主持人徐有為指出,十位選手的精彩演講亮點紛呈,但部分選手略顯緊張,臨場應變能力待提升。同時,他提到,演講是“演”與“講”結合,選手們要避免使用機械生硬的肢體動作,此外,選手們在演講時還需斟酌語調與語速的控制。
暨南大學忠信英才培育班實踐導師、主持人徐有為。
南方都市報社編委、文教衛旅CEO李陽點評時表示,同學們表現相當出色,緊扣憲法主題,對年齡較小的學生而言,復雜的法律專業詞匯、條文背誦不易,今后還要持續地通過親身經歷去理解和闡述法律。“希望你們珍惜這次經歷,未來以憲法視角多經歷、多實踐、多觀察,讓這段經歷成為成長路上的寶貴財富。”
南方都市報社編委、文教衛旅CEO李陽。
比賽結束后,現場還進行了頒獎儀式。根據參賽選手得分排名情況,經評委組綜合評議,各組別將遴選前兩名選手參加省級比賽。
小學組頒獎儀式。
初中組頒獎儀式。
高中組頒獎儀式。
上海創先泰克教育科技有限公司提供技術支持
統籌:尹來 游曼妮
采寫:南都記者 孫小鵬 葉斯茗 楊曉彤
視頻:南都記者 蔡文茵 羅雪純
執行:葉可可 麥毓軒 劉哲
技術:麥毓軒
設計:劉妍妍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