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報道,2025年7月2日,特朗普在社交媒體上擲下一枚重磅炸彈:宣布與越南達成貿易協議,越南對美出口商品將統一面臨20%的關稅。消息一出,市場嘩然。然而短短數日,美國媒體“政治新聞網”在7月10日揭開了令人錯愕的內幕——越南談判團隊此前一直以為雙方敲定的稅率穩定在11%左右,特朗普卻在通話尾聲突然單方面抬價至20%,將越南打了個措手不及。這一記“外交突襲”,讓整場協議瞬間懸于懸崖邊緣。
被暗算的越南人陷入集體沉默。盡管特朗普宣稱越共中央總書記蘇林“同意”了條款,河內官方的公開回應卻異常謹慎。其聲明僅表示祝賀雙方就“貿易框架聯合聲明”達成共識,對關鍵稅率數字諱莫如深。更耐人尋味的是,白宮與越南均未公開任何包含20%稅率的正式協議文本。一位親歷談判的華盛頓游說人士直言不諱:“特朗普擺了所有人一道。”越南的震驚迅速化為失望與憤怒,談判桌下的暗流洶涌澎湃。
特朗普(資料圖)
這并非孤立的商業摩擦?;赝^去二十余年,美越貿易關系的構建堪稱坎坷中前行的典范。2001年兩國簽署雙邊貿易協定,雙邊貿易額從2002年微不足道的29億美元一路飆升至2022年驚人的1390億美元,越南也躍升為美國第六大進口來源地。然而特朗普臨門一腳的變卦,猶如重錘砸向這層本已脆弱的關系。前美國東亞事務副助理國務卿斯科特·馬西亞爾警告:“他們用30年建立的信任地基正在崩塌,而中國將成為地緣政治天平上意外的受益者?!?/p>
特朗普式談判的本質在“越南驚魂”中暴露無遺。他8日公開抱怨多邊談判的拖沓,暗示更傾向于直接發函征稅。更值得警惕的是,他幾乎同時向菲律賓投去同樣的20%關稅“通牒”。前奧巴馬政府貿易官員溫迪·卡特勒一針見血:“這證明一件事——即便你已握手成交,他也能隨時撕毀條款。”前貿易代表助理哈里·布羅德曼憂心忡忡:“當別國看到越南的遭遇,誰還愿意認真坐上美國的談判桌?談判代表的信譽已被總統親手瓦解。”
越南(資料圖)
世界舞臺的另一端,在吉隆坡的會客廳里,中國外長王毅于7月11日會見美國國務卿魯比奧。王毅的發言像鉚釘般精準地錨定核心訴求:美方需以“客觀、理性、務實”的態度審視中國發展。他特別強調,中美須將元首共識轉化為“具體政策和行動”,以平等、尊重、互惠為準則探尋“新時期正確相處之道”。這場及時發聲,無形中為美國混亂的貿易策略提供了清醒的參照系。
王毅的“三原則”與特朗普的“關稅突襲”構成了耐人尋味的平行敘事。當中國強調穩定預期與相互尊重是國際關系壓艙石時,特朗普卻在揮動關稅大棒,肆意顛覆談判成果。這種分裂不僅加劇伙伴國對美國承諾的深度疑慮,更向全球市場釋放危險信號——規則讓位于強權,協議敵不過推文。亞洲外交圈私下流傳的消息顯示,各國已開始緊急評估美國反復無常帶來的戰略風險。
魯比奧(資料圖)
美越貿易鬧劇遠非一紙協議的得失。特朗普臨時變卦的20%關稅,實質是對國際商業契約精神的公然挑戰。當談判淪為強權者單方面的數字游戲,全球貿易體系的信任基石便面臨崩解之危。王毅外長在吉隆坡的坦率陳詞,恰恰揭示了混亂時局中的清醒方向——大國交往需要的是可預期的理性框架,而非隨心所欲的突襲。越南的沉默并非退讓,而是用靜默織就抗議的旗幟。當各國開始重新審視這位“撲克玩家”的下一張牌,全球貿易的棋盤已在悄然重構。信任一旦撕裂,修復的代價遠高于關稅數字本身——這或許是特朗普風暴中最昂貴的教訓。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