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浩俊
文章首發于“譚浩俊”,歡迎大家在朋友圈和微信群轉發。公眾號及其他平臺轉載請在后臺留言。
我會在總統宣誓就職的24小時內結束俄烏沖突。
這是特朗普在美國總統大選時反復強調的一句話,也是特朗普當選總統后,全球都在關注的一件事。
結果是,半年過去了,俄烏沖突不僅沒有結束,反而出現一種讓人覺得非常可笑,卻又耐人尋味的現象。
據央視新聞報道,當地時間14日,美國總統特朗普稱對俄羅斯感到非常不滿,威脅將對俄羅斯征收100%關稅。他說,如果無法在50天內達成協議結束俄烏沖突,美國將對俄羅斯實施"非常嚴厲的、大約100%的關稅"。
與此同時,特朗普還表示,美國與北約當天達成了向烏克蘭運送武器的協議。美國將通過北約向烏克蘭最先進的武器裝備。美國會把最好的資源派給北約,由北約協調,以支持烏克蘭,北約將支付全部費用。
此時此刻,正在病床上掙扎的美國前總統拜登,如果能夠聽到這則消息,會是一種什么感覺呢,大笑還是苦笑,嘲笑還冷笑,反正是,絕對不會無動于衷。為了貶低拜登,特朗普可是在俄烏沖突問題上,做足了文章,說盡了諷刺、挖苦的話,無數次地批評、斥責過拜登,認為是拜登的無能,才導致俄烏沖突的發生。如果他當總統,俄烏沖突絕對不會發生。也正因為如此,他在競選總統過程中,反復強調會在總統宣誓就職時24小時內結束俄烏沖突。
沒有想到的是,俄烏沖突不僅沒有結束,而且特朗普也完全“拜登化”了,且比拜登更加瘋狂,要直接把“愛國者”導彈防空系統也通過北約送到俄烏戰場,幫助烏克蘭與俄羅斯戰斗。同時還聲稱,要把先進武器轉道送到烏克蘭。
終于知道,原來特朗普的所謂結束沖突,就是把“愛國者”導彈防空系統等賣給烏克蘭,并由歐洲國家掏錢,自己則賺得缽滿盆滿,從而形成了歐洲人出資、烏克蘭賣命和成焦土、俄羅斯人員傷亡、美國大把大把撈錢的“新格局”。
如果說拜登對烏克蘭的支持,只是出于對俄羅斯、對普京的不滿,甚至仇恨,是想借烏克蘭這個“戰爭代理人”,大量消耗俄羅斯的實力,把泄私憤與行霸權結合起來的話,特朗普的行為,可能就不只是如此,還有自己那個可憐又可悲的自尊心,亦即普京沒有接受他的協調,沒有按照他的要求去做,因此,便充當起了拜登的角色,完全“拜登化”了。
特朗普為什么會這樣做,除了普京沒有聽從他的安排,沒有配合他實現美國利益最大化,沒有按照他的要求聯手對付中國外,應該還隱藏著一個非常重要,也不好對外講的深層原因,那就是愛潑斯坦性侵案件的文件公布。因為,這件事,已經讓特朗普在美國國內的形象受到了極大損害,他的一些極具影響力的盟友,都在指責美國司法部長帕姆·邦迪對愛潑斯坦調查的處理不當,呼吁罷免邦迪的司法部長職務。而特朗普則在百般為邦迪說話,并呼吁美國公民不要把注意力放在愛潑斯坦案件上。只是,越是呼吁、越是幫忙,美國輿論和公眾對案件文件公布的呼聲也越高,越對特朗普的捂遮羞布表示不滿。
正是面臨非常巨大的壓力,按照美國總統一貫的做法,一旦國內輿論對自己不利,就會采用把危機轉嫁到國外、視線轉移到外部的方式,化解壓力、減輕負面新聞影響。因為,按照美國媒體的披露,特朗普與愛潑斯坦的關系并不淡,而是很緊密,自然,有人就會懷疑,特朗普是否也在案件文件的名單之內,自然而然,特朗普面臨的壓力就不會小了。
也正因為如此,特朗普就想通過激化俄烏矛盾、惡化俄烏沖突,并對俄羅斯和烏克蘭采用兩種不同的處理方式,來吸引外界注意,也吸引美國公民視線,從而緩解愛潑斯坦性侵案帶來的壓力。至少,不要讓美國民眾的注意力全部放在愛潑斯坦案件上,而可以更多關注一下俄烏沖突,關注一下他對俄羅斯的態度正在發生變化。
這當然是特朗普的一廂情愿,美國民眾的關注點會不會發生轉移,馬斯克會不會再點一把火,真的很難說。因為,美國人對俄烏沖突的關注,已經不像俄烏沖突剛剛發生時,而愛潑斯坦案的刺激性,自然遠高于俄烏沖突。尤其是否與特朗普本人有關,美國人更加關心。因此,特朗普的轉移視線、轉移注意力方式,可能很難有多大效果。相反,會讓美國民眾更加覺得,特朗普可能在名單之中,特朗普太虛偽了。
今日頭條 | 搜狐 | 一點資訊 |
新浪頭條 | 大魚號 | 雪球 |
百家號 | 東方財富 | 智云平臺 |
京東金融 | 小紅書
作者|譚浩俊
微信|thj19881007
微博|譚浩俊微財經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