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特朗普對全球各個國家實施關稅的時候,想必也是察覺到了世界格局正在變化,試圖通過一定的措施,維護好自己霸權的地位。
在美國對越南施加關稅之時,雙方已經就此問題達成協議,隨后,特朗普就宣布越南所有的、輸美商品將面臨20%,同時,美國商品零關稅運往越南。
僅僅八天后,美國媒體爆出內幕:越南談判代表在協議宣布前,一直確信雙方敲定的關稅稅率約為11%左右,特朗普臨時變卦,將稅率幾乎翻倍,直接讓越南“三連怒”。
越南遭遇“三連怒”
這場貿易風波源于一場被精心設計的談判陷阱,美越兩國貿易團隊歷經數周拉鋸,在6月底終于接近達成共識:美國對越南商品的關稅稅率將降至11%左右,越南則承諾擴大對美國農產品的市場準入。
協議文本草案甚至已形成初稿,其中明確包含“大幅削減關稅”的表述,越南團隊帶著階段性成果回國,等待領導人層面的最終確認。
然而7月2日,特朗普在與越共總書記蘇林的通話中,完全無視既定的11%稅率,他單方面宣布:“美國對越南進口商品征收20%關稅,通過越南轉口的商品更需繳納40%高額關稅”。
越南政府措手不及,一位常駐華盛頓的亞洲事務游說人士直言:“特朗普給所有人都設下一個陷阱,”越南方面的反應被概括為三個詞,驚訝、失望和憤怒。
更具諷刺意味的是,特朗普在社交媒體宣揚“蘇林同意所有條款”時,越南高層尚未收到協議變更的正式通報。
河內的沉默震耳欲聾其官方聲明僅模糊提及“公平互惠的貿易聲明”,對具體稅率只字未提。
“交易的藝術”,還是誠信崩塌?
特朗普的變卦絕非臨時起意,而是其“交易的藝術”的標準操作,四步戰術清晰可見:先以46%關稅制造恐慌;再借媒體放風營造壓力;談判中刻意制造不確定性;最后強推次優方案。
這種戰術曾用于房地產交易,如今被移植到國際外交,前奧巴馬政府貿易副代表溫迪·卡特勒指出:“即便你以為談成了協議,他也能立即改變條款,而這次是單方面公開撕毀,越南完全被蒙在鼓里。”
白宮助手試圖滅火:“我的理解是兩個貿易團隊基本敲定了細節,領導人通話只是最終批準,”但現實狠狠打臉,至今沒有任何正式協議文件簽署,所謂的“聯合聲明”也神秘蒸發。
深層動機直指中國,特朗普設定的40%轉口關稅劍指“越南制造”背后的中國供應鏈,越南港口吞吐量30%與中國企業相關,此舉既能封堵中國借道出口,又能威懾東南亞國家“選邊站”。
越南剛在7月7日對中國鋼材加征23%至27.8%的反傾銷稅,試圖向美國示好,短短三天后,越南副總理裴青山在吉隆坡會見王毅時態度陡變,承諾“共同維護多邊貿易體系”,被外界視為緊急向中國遞出橄欖枝。
全球貿易陷入“迷宮困局”
越南的遭遇絕非孤例,它揭開了特朗普關稅大棒的全球劇本,就在越南風波未平之際,特朗普政府向24個貿易伙伴發出關稅通牒:8月1日起全面征收20%-50%關稅。
多國代表在特朗普發推后才得知稅率,印尼經濟事務部長哈爾塔托發現本國稅率定為32%時,直言“既驚訝又震驚”;泰國顧問吐槽36%的關稅是“用某種沒聽過的數學算出來的”。
連傳統盟友也難逃一刀,加拿大被征35%關稅,巴西更遭50%懲罰性稅率,后者因審判親美前總統博爾索納羅被特朗普遷怒,巴西總統盧拉的反擊鏗鏘有力:“巴西是主權國家,不接受任何人濫用權力!”
美國貿易信譽正在崩塌,前助理貿易代表哈里·布羅德曼警告:“總統摧毀了談判代表的可信度,如果Y國剛達成的協議能被撕毀,X國會問:我為何還要跟你談?”
德國ING銀行宏觀研究主管布雷斯基指出,這種不確定性已成全球經濟毒藥,而更深遠的危機在于:當最強大的經濟體拋棄契約精神,全球貿易的基石已在動搖。
河內的服裝廠流水線依然轟鳴,工人們低頭縫制銷往美國的襯衫,特朗普的20%關稅大棒尚未落下,但東南亞國家已看清現實:印尼加速推進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談判,加拿大公開宣布“將加強與其他貿易伙伴合作”。
巴西總統盧拉的怒吼在全球回響:“沒有美國,我們并非無法生存,”當貿易淪為強權游戲,多極世界的新秩序正從裂縫中萌芽。
美國前助理貿易代表哈里·布羅德曼的警告已成現實:“其他國家看到越南的遭遇后,誰還敢相信白宮的簽名?”
信息來源:
“特朗普擺了所有人一道”,美越貿易協議要黃? 2025-07-11 09:05·觀察者網
種種跡象表明,越南被美國暗算了 2025-07-12 10:21·金羊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