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外界還在猜測特朗普可能訪華行程的細節時,沒想到華盛頓突然甩出四道禁令讓這場尚未成行的外交蒙上了陰影。
從科技并購到教育合作,從農業投資到能源交易,幾乎覆蓋了中美交往的關鍵領域,讓人不禁疑惑,特朗普究竟又想做什么。
不過面對美方的無理打壓,中國外交部長王毅的回應也一如既往,斬釘截鐵了表明了中方的決心,那么中方是如何對特朗普的反復無常進行回應的呢?
美國的第一刀砍向了企業并購領域,香港隨銳國際收購美國丘比特系統公司的交易在最后關頭被特朗普政府以"國家安全"為由叫停。
從2015年金沙江創投收購飛利浦照明業務受阻,到2016年福建宏芯基金收購德國愛思強被奧巴馬否決,再到2018年螞蟻金服收購速匯金失敗,"國家安全"已成為美方任意揮舞的大棒。
值得注意的是,被阻止的中企并購案多集中在半導體、云計算、通信等高科技領域,或許從這點就可以看出,美國不過是找個理由通過技術封鎖來遏制中國產業升級的真實意圖。
這點中國也早已經不足為奇,不過這家中國企業在2020年就已啟動對美國丘比特公司的收購程序,如今交易接近收官階段卻遭美國總統行政令強制終止,就顯得十分刻意。
更過分的是,美國國會眾議院"中國問題特別委員會"近期向七所高校施壓,要求重新審視與中國國家留學基金管理委員會的合作,意味著如今美國在教育交流領域也開始玩起政治操弄。
將正常的學術交流污名化為"技術外流"和"軍民融合",這種毫無根據的指控反映了美國某些政客的偏執與無知,國際教育交流本是增進相互理解的橋梁,如今卻被政治化工具化。
中國國家留學基金委員會的獎學金項目與多國同類項目并無本質區別,新加坡的A*STAR獎學金、印度的國家獎學金都設有服務期條款,但美方唯獨針對中國項目發難。
美國眾議院“中國問題特別委員會”主席、密歇根州共和黨籍眾議員約翰·穆萊納爾
數據顯示,2023-2024學年在美中國留學生數量已降至27.7萬人,這種趨勢若持續下去,不僅影響美國高校的財政收入,更將削弱美國在科技創新領域的國際競爭力。
除此之外,農業領域也成為美國對華施壓的新戰場,美國農業部啟動的"國家農場安全行動計劃"將矛頭直指中國投資者,甚至提出要"收回"已購買的農田。
然而數據顯示,中國投資者擁有的美國農田僅占總量0.0003%,遠低于加拿大和德國投資者,這種不成比例的關注度,只能說明農業問題也已被美國政治化、武器化。
更值得警惕的是,美國還正推動將種子、疫苗、化肥等農業關鍵物資納入戰略管制清單……
最后,能源領域也是美國對華施壓的傳統戰場,最新一輪制裁中美國將22家企業列入黑名單,其中18家為中國企業。
美方聲稱這些公司協助伊朗出口石油,但同樣從伊朗進口原油的印度、日本等國卻未受波及,這種選擇性執法再次暴露了美國的雙重標準。
更值得關注的是,美方此次特別針對中伊之間的人民幣結算體系,這種如此針對性的舉措也反映出美國對美元霸權可能被動搖的深度焦慮。
中國推動的人民幣跨境支付系統(CIPS)發展迅速,為國際貿易提供了新的選擇,但這卻被美國財政部視為"系統性金融挑戰"。
面對美方接連出招,中國外交部長王毅的回應既堅定又富有建設性,"要談,大門敞開;要打,奉陪到底"的立場,清晰劃定了中方的底線和原則。
王毅強調中美關系必須建立在平等、互惠、尊重的基礎上,直指當前問題的核心,美方一邊談合作一邊搞打壓的做法,不僅缺乏誠意,也違背了國際關系基本準則。
中國在國際多邊場合呼吁警惕單邊主義蔓延,體現了負責任大國的擔當,當前的中美關系已超越雙邊范疇,成為全球秩序演變的試金石,國際社會普遍期待兩國能夠找到和平共處之道。
中國近年來在科技自主創新領域的突破,為應對這種壓力提供了底氣,以半導體產業為例,2023年中國大陸芯片自給率已達35%,較2018年提升22個百分點。
農業領域同樣如此,"南繁硅谷"培育的作物新品種已在多個"一帶一路"國家推廣種植,這些實實在在的進展,使得中國有足夠戰略回旋空間。
而特朗普政府訪華前的這一系列動作,看似來勢洶洶,實則反映了美國對華戰略的深層次矛盾。
一方面,美國認識到中國崛起不可阻擋,需要與中國合作解決全球性問題;另一方面,又不愿放棄霸權思維,試圖通過施壓獲取不對稱優勢。
這種矛盾心態導致其對華政策搖擺不定,但中國的發展進步是任何力量都無法阻擋的,美方的無理打壓只會加速中國自主創新的步伐。
中美作為兩個大國,合則兩利,斗則俱傷,這一基本邏輯不會改變。
當前局勢下,中方的應對之策既包含短期的反制措施,更注重長遠的戰略布局。
在科技領域加速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在經貿層面深化與新興市場合作,在國際舞臺堅持多邊主義原則,這些舉措共同構成了系統的應對方案。
王毅外長的表態既展現了中國的戰略定力,也傳遞出中國愿與美國共同探索不同制度、不同文化、不同發展階段國家和平共處之道的真誠意愿。
華盛頓的禁令政治終究難以改變經濟全球化的發展規律,也阻擋不了中國發展的歷史進程。
中美關系的健康發展,需要雙方相向而行,如果美方繼續以零和思維處理雙邊關系,最終損害的不僅是兩國利益,更會破壞全球戰略穩定,最終自食惡果。
參考資料:
又下黑手!美眾議院“中國委員會”施壓美高校:停止與中國留基委的合作
2025-07-10 14:03·觀察者網
美政府揚言全面封殺中國購買農地,并考慮收回中國投資者已持有資產
2025-07-09 07:59·觀察者網
王毅談中美外長會晤:加強接觸、防止誤判、管控分歧、拓展合作
2025-07-12 16:58·人民日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