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隊最近又成了球迷熱議的對象,CBA休賽期里,球隊剛在二沙島夏訓集結,青訓出身的球員們一波波被提及,可這次的主角卻讓人有點唏噓——彭仕俊,一個曾經被寄予厚望的廣東青訓天才,如今連NBL都打不上,坐穿板凳,這劇情你說巧不巧,偏偏又不是個例,偏又是最典型的那一檔。
簡單回顧下,這事的起點其實很有廣東特色,青訓大戶的故事都差不多,彭仕俊身高2米05,體重95公斤,前鋒位置,青年隊時期就是主力,技術特點還挺鮮明——持球、投射、換防速度都在線,打耐高的時候直接被評為5星高中生,U19聯賽進攻端也是隊內大腿,本來順利提拔到一隊,怎么看都像是新星崛起劇本,按理說,只要稍微熬過磨合和適應期,輪換位置應該不是問題,可現實偏偏打臉。
進入一隊之后,彭仕俊出場機會寥寥,這時候球迷其實都挺納悶,到底是啥問題,是傷病,還是隊內卷太狠,還是天賦高但不接地氣,坊間猜測一大堆,直到朱芳雨公開直播“爆料——彭仕俊最大的問題是記不住戰術,這下鍋算是實錘了,職業球員記不住戰術,怎么和隊友跑位、怎么跟教練調度,和上學記不住公式沒啥區別,這在CBA,尤其杜鋒那種體系里,基本是自絕于主力輪換。
說白了,彭仕俊的“短板不是身體,不是技術,而是球商和態度,這一點很致命,尤其在廣東這種體系球隊,教練要求一板一眼,戰術執行力優先于一切,你就算單打能力拉滿,體系里當個“游俠也只能被邊緣化,更何況后面還爆出彭仕俊在社媒上嘲諷廣東球迷,離隊后對老東家冷嘲熱諷,這種操作,別說廣東,放哪支隊都不可能力挺。
再看彭仕俊現在的處境,新賽季NBL已經打了五輪,他在合肥狂風連出場機會都沒有,球隊戰績3勝2負,板凳席上坐著的不是小年輕,而是曾經的“天才少年,有球迷調侃,他的身材都走樣了,至少胖了20斤,這要是在職業隊,光體重管理就已經敲警鐘,別說上場,能不能進訓練名單都不一定,這其實挺打臉的,畢竟NBL的競爭強度和CBA完全不是一個量級,能被淘汰出局,更多是自身原因。
問題來了,彭仕俊到底是怎么一步步走到這一步的,外界看似偶然,其實細想下來,廣東青訓出來的球員,有天賦的不少,熬出來的卻沒幾個,除了核心主力,大部分都在外面打拼,有的混得風生水起,有的連NBL都立不住腳,歸根結底,能不能做到自律、服從、持續進步,這才是決定能不能留下的關鍵,彭仕俊天賦沒得說,但天賦之外,職業球員還得有職業精神,說白了,就是你得“聽話——教練說的能記住,隊友指的能補位,自己還得愿意吃苦。
當然,也有人說,是不是廣東隊太苛刻,青訓出身的都容易被“壓苗助長,但現實是,職業體育賽場,優勝劣汰就是常態,你沒法要求環境為你個人讓步,更不能指望靠過去的“天才標簽吃一輩子飯,朱芳雨當年果斷放棄他,外界有爭議,但現在回頭看,至少在球隊管理和用人層面,這選擇沒毛病,一支爭冠球隊,最怕的不是沒新星,而是有態度問題的新星。
回頭看彭仕俊這一路,從耐高大殺四方,到廣東一隊邊緣人,再到NBL板凳席,三年光景,堪稱“光速隕落,這故事其實挺有警示意義,別覺得天賦能橫著走,CBA不是流量場,更不是溫情劇,職業賽場就是“活下去,你能記住戰術,能扛下對抗,能收斂脾氣,才能繼續走下去,否則再高的起點,最后也只能成為下一個被遺忘的名字。
很多老球迷看到彭仕俊的境遇,難免感嘆,廣東青訓體系是塊試金石,進來的不一定能留下,留下的才是真的狠人,彭仕俊如果能早幾年轉變心態,也許現在還能在CBA打上輪換,甚至成為球隊新寵,但“如果這東西,永遠都是最便宜的豪言壯語,現實就是NBL都快淘汰他了,球場上從不相信淚水,只認硬實力和態度。
最后一句話總結,朱芳雨這次真沒選錯,廣東隊的用人標準依然夠硬核,彭仕俊的“光速掉隊,對于后來者來說,算是最生動的一課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